
在三沙民兵南海維權一線,既有劍拔弩張的海權較量,也有充滿溫情的人道援助。記者在採訪過程中就聽到過三沙民兵救助外籍漁民的故事。
送飯贈暖衣 依法扣漁貨
2012年12月,南海某海域,六名外籍漁民非法捕撈,因遭遇強颱風在西沙某礁盤擱淺。有漁民提議好好教訓一下他們。西沙女民兵蘇顯卿站出來阻止道:「你們誰也不許亂動!他們也是漁民,家裡也有老爸老媽老婆孩子,他們不仁,我們不能不義!」
其他女民兵發現,這幾名外籍漁民蜷縮着抱成一團,渾身發抖。她們立刻明白,這些人又冷又餓。作為三沙市政府食堂的主任,蘇顯卿一邊向上級報告情況,一邊想辦法給他們找食物。沒多久,熱騰騰的飯菜和幾套乾淨的衣服從永興島送到。
後來警備區值班室發來指示:「先照顧好他們的生活,確保他們的安全,幫助他們修理船隻,颱風過後,讓他們馬上離開我國領海!」颱風一過,民兵們依法扣留了他們非法捕撈的漁貨,然後將其送出領海。外籍漁民離開時,用他們的本國語言向女民兵們說道:「你們就是南海的天使!」
救人無國界 收穫連聲謝
2013年12月,一艘外籍漁船在中國周邊海域非法捕魚,一名漁民在潛水作業時,不小心被螺旋槳擊中,左胸口被劃開一個大口子,頓時血流不止,由於船上缺醫少藥,加之海上傷口極易感染,有可能危及生命,無奈之下,只能向中方請求救助。接到求助信號後,包括民兵連在內的三沙相關單位立即積極投入救援。
待受傷漁民恢復後,救護人員為他準備好返程所需的藥品。漁船發動機啟動時,十幾名外籍船員一起重複着救援民兵聽不懂的詞語,據老漁民解釋,那是「謝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