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獨家風景】人性化的奧巴馬

2017-01-19
■奧巴馬告別演講時,感觸落淚。■奧巴馬告別演講時,感觸落淚。

呂書練

繼第一夫人米歇爾哽咽後,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回到原居地芝加哥來一場感性告別演講,除了感謝國人和家人的支持外,他特別提到拜登,把這位比他大十九歲的副總統稱為「來自斯克拉頓的淘氣小子」,指「你是我首先想到且從未懷疑過的最佳拍檔」;並說,和拜登一家的友情成為他生命中最快樂的事之一。

回到華盛頓之後,奧巴馬再為這位副手製造驚喜,在沒有預告下突然向他頒授最高榮譽的總統自由勳章,令七十四歲的拜登老淚縱橫。

而拜登在接受電視訪問時也憶述他倆的深厚友情,感激奧巴馬對其子女甚至孫女的關心,尤其提到當奧巴馬得知其長子患血癌而可能要賣房子治病時,不但第一時間趕到醫院看望,之後也多次安慰這位父親,叫他別賣掉房子,承諾借錢給他......拜登承認「愛是雙向的」、「我愛他」。

奧巴馬是在金融海嘯後上任總統的,面對的困難可想而知。以「Change」和「Yes, we can」上台的他想給美國人帶來「改變的希望」,但任期滿了,「改變」了多少?「希望」實現了嗎?他的執政功過留待專家評說,也待時間驗證。

然而八年來,他的人格卻沒受到質疑過,也沒被傳媒揭露過甚麼緋聞或醜聞,反而表現出對弱勢社群的關懷。

有人說,政客的眼淚是鱷魚之淚。有統計指出,善感的奧巴馬任內公開落淚就達十四次之多,包括競選中知道養育他的外祖母逝世時、在出席槍擊案紀念活動中,以及在民權教母葬禮致詞時等,然而,畫面所見,你很難說他假惺惺。也有人罵他任內擊殺拉登,太冷血,但站在他的國民的角度,那是「正義之舉」。

這跟他的成長經歷有關,來自弱勢社群,兼具多元文化和多種族背景,他在年輕時受過歧視,也曾經頹廢,幸好沒因此沉淪。所以,他對窮人、邊緣人或少數族群難免有一種感同身受的同理心,願意去了解這些人,且不說備受抨擊的醫療改革計劃,他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公開支持同性婚姻的總統。他曾經反對,但在跟同性戀軍人接觸後轉軚。

他還有一個將對手化為同僚的本領,拜登和首任國務卿希拉里都是他初選的對手,第二任國務卿克里也曾在零四年參選總統,這種化敵為友的風範倒值得借鏡!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