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普通話與世界】回鄉吃頓家鄉菜 皇帝走難食盆菜

2017-02-21

1. 回鄉之「鄉」

每到農曆新年,很多港人都會回鄉與親友團圓。人們手中所持的「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在民間被稱為「回鄉證」或「回鄉卡」。然而,回鄉這個詞中的「鄉」到底指什麼,有人說回的是故鄉,也有人說回去的是家鄉。孰是孰非,請聽分解。

一般來說,「故鄉」多指自己的出生地或者長期居住過的地方,而現在已經不住在那裡了;「家鄉」多指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而無論自己是否出生或居住在那裡。

從這個區別來看,年紀稍長的港人,他們口中所謂的「回鄉」應該是回到故鄉;而年輕一輩,尤其是在香港出生的年輕人,他們回到的則是家鄉。

其實,無論故鄉也好,家鄉也罷,鄉就是曾經的家,無論你是否出生或成長在那裡,那裡或許有你的親朋好友,或許有你曾經的回憶,都是你牽掛的地方。

近年香港街頭開設了很多全國各地的地方飯館,這些飯館做出的菜餚應該稱為「故鄉菜」還是「家鄉菜」呢?這又要從語言的使用習慣上來說了。在「家鄉菜」、「家鄉風味」、「家鄉話」及「家鄉口音」中,不能用「故鄉」取代「家鄉」;而在一些固定搭配中,如「第二故鄉」、「親不親,故鄉人」等結構中,只能用「故鄉」,不能用「家鄉」。

看來,我們在街頭吃的地方美食,如果恰好是你老家的,那麼應該稱為「家鄉菜」,絕對不能說「故鄉菜」,否則就貽笑大方了。

2. 「接待」還是「招待」

每次回到家鄉,總是受到親朋好友的熱情款待。「款待」這個詞特指用酒菜佳餚熱情招待的意思,比較隆重。而在一般情況下,到底是受到朋友的熱情接待,還是熱情招待呢,這兩個詞微妙的差異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這兩個詞從意思和用法上來說,似乎差不多。不過,「招待」主要用於老朋友、親戚,並且含有一定的禮遇,比如回鄉之後,多年不見的老朋友總是好好地招待我們。同時,某些固定搭配中,二詞不能互相替換。例如「接待站」、「接待室」不能說成「招待站」或「招待室」。「招待所」也不能講為「接待所」。同時,「招待」還能用為名詞,例如「這家潮州館子裡都是女招待」,而「接待」則沒有這種用法。

3. 「盆菜」還是「盤菜」

在香港過年,本來只存在於新界圍村的「盆菜」,近年似乎成了流行全港的一種美食。在香港的街頭,「盆菜」和「盤菜」,到底哪個是正確的說法呢?

「盆菜」就是用大盆裝盛的菜餚。相傳盆菜起源於南宋末年皇帝出逃至新界、九龍一帶,倉惶之間,當地村民苦無杯盤器皿,就以日常之木盆為盛器,多種當地食材雜處而烹之,沒想到這道日常的食物竟然得到了離亂多日的皇帝的讚賞,於是盆菜就有了一個美麗的傳說。

傳統的盆菜作法非常講究,在一個大盆內,將食材分5層放置,由下自上依次為蘿蔔、油豆腐、枝竹、冬菇、炸門鱔、鱔魚乾、炸豬皮、豬紅、魷魚、鯪魚球、南乳燜豬腩肉、豉油雞,中間用黃芽白隔味。將這些食物分別煎、炸、燒、煮、燜、滷後,再層層裝盆而成。吃的時候,自上至下,先吃肉,再吃中間的配菜,下層飽含汁水的蘿蔔、油豆腐、冬菇等最後再吃,層次分明,回味無窮。

通常「盆」指口大底小的,較深的圓形器具,家中煲湯,常用盆來裝盛。而「盤」則是一種較為淺底的盛具,家裡炒菜則用盤來裝。從這兩個詞的不同含義可以看出,要想裝下上面所說的那麼多美味的食材,一定得用盆來裝啦。所以,這道具有皇家傳說的名菜,正確的說法是「盆菜」,你用對了嗎? ■李斐 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簡介:香港中國語文學會創辦於1979年,宗旨是通過研究、出版、教學、交流、合作等方式促進中國語文工作的發展。

隔星期二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