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科技與環境-
2016年11月,中美俄等全球24個國家聯同歐盟組成的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CCAMLR),決議在南極洲羅斯海劃設海洋保護區,面積超過155萬平方公里,規模為全球最大。保護區內將禁止進行商業捕魚35年,希望保護南極原始生態。南極羅斯海有什麼特別?設立保護區又有什麼意義?還有哪些海洋保護區受關注?本文一一分析。 ■文澄 特約作者
漁業資源吸引 海洋生物命危
南極的羅斯海,又被稱為「最純淨的海」、「最後的海洋」等,據統計,該海域棲息了全球38%阿德利企鵝和26%皇帝企鵝,還有南極小鬚鯨、海豹、磷蝦、鱈魚等生物,甚至連世界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大王酸漿魷,也生活於此,生物種類超過一萬種。
然而,這片最純淨的海卻受漁業活動威脅,由於漁業資源豐富,近年吸引了大量漁民前往,其中又以南極鱈魚為主要目標,這種鱈魚由於肉質鮮美,因此吸引大型漁船前往破冰捕獵,有環保人士更形容情況失控。
需獲一致同意 四度闖關失敗
在國際海域設立海洋保護區並非易事,羅斯海的海洋保護區曾四度在年度會議上表決,但都闖關失敗,原因在於設立海洋保護區必須得到CCAMLR的24個成員國及歐盟一致同意,這就導致決議通過的困難程度大幅增加,由於各國的利益有別,海洋保護區就關乎到各國的捕魚的利益。
在羅斯海海洋保護區一事上,烏克蘭、中國、俄羅斯等國先後表示反對,直到2015年的會議,中國首度同意在羅斯海停止商業捕魚20年,然而俄羅斯仍以地緣政治和保護區規模等因素反對,因此未能在2015年的會議上通過。
2016年,CCAMLR的年度會議在澳大利亞荷巴特舉行,是次會議上俄羅斯終於同意設立海洋保護區,雖然細節仍有待跟進,但保護區的邊界大致上定下,面積共155萬平方公里,除了是全球最大的海洋保護區外,還是全球首個設於國際海域的海洋保護區。
除了羅斯海以外,會議還有兩個議程,即東南極洲和威德海的保護區,各佔100萬平方公里及280萬平方公里,但由於時間不足的關係,因此將留待明年的年度會議再討論。
既利國家發展 又緩氣候暖化
海洋保護區的設立,主要用作保護區內的自然資源,如海洋生物品種、生物多樣性、生物棲息地等,措施則主要是禁止捕魚或有限制捕魚。以羅斯海的海洋保護區為例,155萬平方公里的保護區,72%被列為禁捕區,即所有商業捕魚活動均不可在此區進行,其餘區域則可有限度捕捉磷蝦和南極鱈魚,但必須受監督及做標記,以便科學家研究捕魚對該區的影響。
設立海洋保護區的原因主要有3個︰
1. 保護海洋生物
由於保護區的捕魚行為會受到限制,所以海洋生物在該區內的生態會受到保護,據綠色和平估計,海洋保護區內的生物數量是區外的四倍,生物也可長成更大的體型,甚至瀕危物種也可於區內棲息繁衍。
2. 有利國家發展
海洋保護區有助發展社區經濟,《國家地理雜誌》的研究發現,海洋保護區除促進旅遊業發展,亦有利漁業發展,而成立保護區所消耗的資源,有望在5年內就可以回本。
3. 減緩氣候暖化
海洋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全球約有一半二氧化碳是由海洋生物吸收,因此成立海洋保護區保護海洋生物,將有助減緩地球因二氧化碳過量排放所導致的全球暖化問題。
漁權爭議 鬧上海牙
除了南極洲的海洋保護區外,夏威夷的海洋保護區和查戈斯群島的海洋保護區也受人關注。
位於夏威夷的帕帕哈瑙莫誇基亞海洋保護區,早前被美國擴大四倍面積,達150萬平方公里,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海洋保護區,該保護區擁有全球已知最古老的有機體,即已有4,500年歷史的黑珊瑚,並有7,000種海洋生物在當地棲息,而奧巴馬亦成為把保護區擴展最多的美國總統。
另一個備受關注的海洋保護區位於查戈斯群島,在印度洋西部,2010年4月,由英國外交部宣佈建立海洋保護區,區內禁止商業捕魚、深海採礦等人類活動。
查戈斯群島海洋保護區備受關注的原因,除了是成立時想成為全球最大的海洋保護區以外,更因毛里裘斯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案》到海牙常設仲裁法庭控告英國而著名。1965年,毛里裘斯獨立,並與英國就查戈斯群島達成協議︰群島成為英國的印度洋領地,但毛里裘斯擁有漁權。
法庭已裁決 英國不表態
由於海洋保護區的設立,毛里裘斯的捕魚權受到影響,因此告上海牙常設仲裁法庭。法庭最後裁定毛里裘斯人擁有查戈斯群島的漁權,但英國政府沒有明確表態是否遵守有關裁決,而海洋保護區至今仍維持原狀。
在查戈斯群島這個例子,可見漁權是成立海洋保護區最大的衝突,對毛里裘斯這種島國而言,漁權代表國家的收入和食物來源,因此英國設立海洋保護區才引起毛里裘斯的反對。
然而,設立海洋保護區的同時,其實可以平衡經濟發展,海洋保護區也不是完全禁止捕魚,正如羅斯海的海洋保護區,也有28%的海域可以合法捕魚,只是受到管制,因此若先與漁民商議,海洋保護區並不代表趕絕漁業。
想一想
1. 根據資料,試指出羅斯海有什麼生態價值。
2. 在羅斯海設立海洋保護區有什麼阻力?他們反對的理由是什麼?
3. 有評論認為海洋保護區和漁業利益不可並存,你同意嗎?
4. 有人認為羅斯海設立海洋保護區代表了國際對海洋保護有共識,亦有人對國際合作保護海洋感到悲觀,你較認同哪一方的看法?
答題指引
1. 本題同學需根據資料,指出羅斯海的生態價值,同學可以引用資料中的數據,如該海域棲息了全球38%阿德利企鵝和26%皇帝企鵝,生物種類超過一萬種。
2. 本題同學可以回答阻力源於俄羅斯等國,反對的理由主要是漁業利益。
3. 本題的重點在於「不可並存」,即是有海洋保護區就不可能維持漁業利益,同學可以分析這兩個概念是不是有衝突關係。的確,海洋保護區大部分地區都不可捕魚,毛里裘斯甚至為了漁權而鬧上海牙裁判法庭,但這並不代表兩者不可並存,如羅斯海,部分海洋保護區還是可以捕魚的,只是有限制。
4. 本題屬於開放評論題,沒有固定答案,羅斯海海洋保護區的設立的確代表各國為海洋保護而合作,但這並不代表各國把分歧完全放下,而東南極洲的海洋保護區亦未趕得及審議,因此情況也不算太樂觀,同學可以自行判斷。
延伸閱讀
1. 《南極建全球最大海洋保護區》,香港《文匯報》,2016年10月29日
http://paper.wenweipo.com/2016/10/29/YO1610290018.htm
2. 《勝利!南極成立世界最大海洋保護區》,綠色和平
http://www.greenpeace.org/taiwan/zh/news/stories/oceans/2016/iwc-afterwards-vaquita-and-sanctuary/
3. 《美建大西洋保護區 禁商業捕魚採礦》,香港《文匯報》,2016年9月17日
http://paper.wenweipo.com/2016/09/17/YO1609170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