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古今談】巴爾幹半島旅遊好在什麼地方?

2017-02-24

范 舉

到巴爾幹半島旅遊,多數是上了年紀的人。年輕人不願意到巴爾幹半島旅遊,因為沒有購物的樂趣,買不到瑞士名錶、西方的奢侈產品,更買不到巴黎時裝、意大利皮鞋。原因是這裡的國民收入低,無法消費得起高價的產品。

上了年紀的人,喜歡觀看古希臘和古羅馬古代遺蹟、外國風土人情,喜歡看看戰爭後地區的創傷和滄海桑田的感覺。所以,如果中國企業能夠開拓巴爾幹半島的旅遊業,應該在兩者之間作出平衡,中國人善於經商,如果在巴爾幹半島經營購物城,把歐洲的名牌和奢侈品,集中在一個小型的購物城經營,吸引內地的遊客和香港的遠程遊客,一定生意滔滔。

阿爾巴尼亞和中國友好,相信此事一定可以辦得成。姜瑜大使最近成為了阿爾巴尼亞和內地商人和香港商人的橋樑,正在組織商務考察,相信會掀起一次對阿爾巴尼亞旅遊業投資的高潮。

巴爾幹半島歷史上是歐洲的火藥庫,原因是古羅馬、古希臘、奧匈帝國、土耳其鄂圖曼帝國、德國,都把手伸入這個地區,建立過殖民地。所以,文化和宗教的差異,只要經過某些有政治野心的人煽動,立即就會把矛盾擴大,變成了火藥桶。

美國一度要把巴爾幹變成她的勢力範圍,全力分化和瓦解南斯拉夫,還轟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大使館。因此,保留下來了的歷史古蹟,是非常豐富的。這裡處處是歷史古城,到處是大理石的建築,地面是鵝卵石,也是大理石的質地,非常漂亮。

整個巴爾幹半島,都是石灰岩的地質,溶洞、地下河很多,河流和湖泊清澈見底,可以形成許多「九寨溝」的景點。不過,四川西部、雲南、廣西、貴州,都是窮山惡水,農業沒有辦法搞好,所以並不富庶。巴爾幹半島也就是這個道理,有關的國家長期積弱,招致了外部勢力的不斷入侵,不斷爭奪,不斷滲透和控制,他們人民不想打仗,但外國勢力認為非打不可。所以,這個地方不斷進行戰爭,天災人禍,人口很少。

作為香港的家長,如果想子女熱愛和平、追求民族獨立、有國家觀念,最好是讓子女先閱讀巴爾幹半島的歷史,繼而帶領他們到巴爾幹半島走一走,看看那些戰爭廢墟、空置的樓房,就會知道香港的確是福地,生活非常好;千萬不要上了外國勢力的當,跟着別人搞「港獨」、搞分裂,糟蹋和破壞了香港的和諧。

廣東有十八萬平方公里,人口一億人。

巴爾幹半島的面積為五十五萬平方公里,人口五千五百萬人。人口比例和土地的比例非常低,這說明了自然條件無法和廣東比較,養活不了太多的人口。自然條件差,戰爭連綿不絕,所以就非常窮困。

沒有財力搞新發展,現在還能保持很好的七八百年以上的古建築、古橋、古城,就成為了旅遊資產。巴爾幹半島的人,就很樂意發展旅遊業,作為他們的主要收入。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