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上上周工作繁忙,小狸特意在過去的一星期裡給自己放了個小假,啥也不幹,每天嗑嗑瓜子看看電視,閒散中發現了一檔內地真人秀節目,卻無意中窺見了一縷禪意。
真人秀的名字叫《嚮往的生活》,由三名人氣藝人擔任主角。節目組在北京郊區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找了一戶農家院,配備上現代化的設施,讓三個人自給自足,不僅自給自足,每日還要接待前來探望的好友並接受點菜。
三個人不准帶錢,所有的食材要麼地裡收、要麼用玉米換。在這個遊戲規則下,三個主人公每天沉浸在掰玉米、碾小米、剝向日葵(葵瓜子可以換啤酒)、養狗養雞養鴨養羊養魚養花、壘灶壘烤箱壘羊肉串槽、裝水管、安爐子、架涼棚、糊窗戶、最重要的是做飯的一系列農家活中,慢慢把整個小院子置辦得愈來愈舒適,每天接待各路好友,成功做出了亂燉、韭菜盒子、羊肉串、火鍋、漢堡、意大利麵、蛋糕甚至佛跳牆......
本是漫不經心,卻沒想愈看愈入戲,幾天下來竟從頭到尾連網絡未播出片段都看了一個遍--現如今綜藝節目套路都是正片在電視台播,「邊角料」也都不浪費,做成各種片花、日記、隱藏版放到網絡上。一圈看下來,愉悅度滿滿,片中的世外桃源讓人無限嚮往,這真的就是嚮往的生活呀:有個乾淨舒服還挺大的院子,有三五好友,一起下地幹活流真實的汗水收真實的果實,養一大群小動物。
在月亮升起後,大家圍坐在桌旁就着夜色吃自己做出的飯,喝勞動換回的酒,聊天、唱歌、分享人生。沒有電視、沒有電腦,尤其沒有手機,每一天都特別踏實。
跟朋友各種安利後滿心歡喜跑到豆瓣想得個認同,不成想卻發現豆瓣早已鬧得雞飛狗跳,一二三四五星比例罕見地接近,一星和五星更都各佔百分之二十;換句話說,分歧相當對立。仔細一看,熱門評論都是一星的,槽點主要都集中在一個:抄襲。
一星者們不辭勞苦的長篇累牘,有的還插入了各種視頻對比截圖,中心思想就是說《嚮往的生活》抄襲了韓國的一檔綜藝節目,一邊對比一邊罵:看這個分鏡頭一樣,看這個人設很像,看這個桌子也是學韓國的,哎呀看看多虛偽,人家敢直接說做的飯不好吃想回城,他們就非說這是嚮往的生活......
五星者的評論和篇幅都遠遠少於一星的,基本都是歸結於兩句話:「只是形式類似都是下農村,但力圖表達的東西完全不同,一個是體驗真實的農村生活,一個是描繪嚮往的烏托邦。」「不管怎樣,這就是我所嚮往的生活。」
「借鑒」的邊際到底在哪裡,這是專業問題,小狸無從判斷,只希望如果越軌了,製作方應該去和韓國方面有個解決方案。但單從內容立意來看,小狸認同二者的本質區別。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小狸更感興趣一個問題:那些如鬥雞一般的一星者們,即便把他們放到那個完美的烏托邦裡,他們又能感受到多少嚮往的生活呢?
嚮往的生活,其實無關農不農村,只關係到內心是否寬容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