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百家廊】浮龍湖覽勝

2017-03-02
■浮龍湖景色優美,湖水清澈。  網上圖片■浮龍湖景色優美,湖水清澈。 網上圖片

若 荷

從濟南出發去菏澤旅遊,第一站是單縣的浮龍湖。車行駛不久,天空就下起雨來。春雨貴如油,這不能抱怨,怕只怕雨中不能很好地瀏覽。這個南北寬2.5公里,東西長10公里的浮龍湖,是原中國古代四大名澤之首的孟諸澤遺址,明朝時受黃河決口的衝擊,逐漸形成了這片湖泊水域。這裡土地肥沃,環境清幽,各種農作物生長茂盛,被譽為「江北西湖,故道明珠」。後經當地政府進行湖區築島、開挖航道等各項基礎配套設施工程,逐步達到現在的規模。

初踏上這片土地,遠遠望見碧波蕩漾的浮龍湖,腦海裡閃出兩個熟悉的詞語:土地和水澤。土地是神聖的,它具有創造並且豐富生命的能力;水也同樣是神聖的,它可以流散,也可以匯聚,能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既能滴水穿石,也能百寒成冰。一滴水也許微不足道,可一旦匯成江河就會波瀾壯闊。土地和水,都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它們自然生成,卻又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土地沙化,水就變得澆薄;水受到污染浪費,也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一路上的淅瀝小雨,剛到浮龍湖區就停了,風卻獵獵的,有些涼意。不期而遇的雨,倒是把路邊的花草濯洗一新,紅的玫瑰,黃的月季,都繽紛耀眼,綠艷紅濃。到達目的地後,導遊並沒有帶我們去遊浮龍湖,而是先去參觀四君子藏酒基地。何為四君子?李白、杜甫、高適、陶沔四位詩人是也。單縣是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年不乏文人墨客在這裡遊歷、隱居,除了寫下大量傳世不朽的詩歌,還給後人留下他們相約梁園,同遊孟渚的典故。

縣志記載:孔子的弟子宓子賤任單父宰時,「鳴琴而治」,政績卓著。後人為憑弔宓公,在其扶琴舊址築起一座半月形的高台,名曰琴台。唐代天寶年間,時任單縣縣尉的陶沔喜歡作詩,與李白、杜甫、高適都有交往,經常結伴暢遊單父,登琴台飲酒賦詩,成為千秋佳話,四君子酒也由此而得名。有八字名言:「四君子酒,君子承諾。」意為「言而無信者必不是君子,做人應像君子那樣對待自己的承諾」。在單縣,人們以各種文化形式體現君子風度,其中包含中華民族傳統的忠、孝、節、義四字美德與良善。

單父是單縣的古稱,因舜帝的老師單卷曾在此地居住而得名。這位遠古後期東夷族中影響較大的政治領袖和氏族首領,數千年前曾帶領他的部落在這里耕作、漁獵,繁衍生息,因才德兼備而受人尊敬,被尊稱為單父。歷來厚德者皆受擁戴。舜帝對他十分崇拜,不僅拜他為師,還有意許他天下,卻被他婉言謝絕。單父生性淡泊,漠視名利,滿足於春耕夏種,秋收冬藏,逍遙自得。後人為了紀念他,就把單卷故里以「單父」命名,或以單父當作姓氏世代傳承。史載,單父東周春秋初期屬宋國,後為魯國單父邑,也就是今山東省菏澤市單縣,別稱單州、湖西。

旅遊大巴沿着湖壩行駛,透過車窗,能居高臨下地觀賞浮龍湖。但見湖面開闊,一覽無餘,片片新蘆葳蕤叢生。大自然給這片土地帶來了水患,也帶來了難以預料的奇蹟,這便是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浩蕩的河水浸潤着這裡的土地,使每一捧泥土都含有適合植物生長的水分和養分。浮龍湖水質清澈,碧波蕩漾,是全縣最大的魚蝦養殖基地。在葦草眾多的地方,水紋輕蕩,浮標逐波,有人張網捕魚,黝黑的網竿倒映水中,像一幅歲月寧靜的佐證。

按照以往的習慣,我的目光尋覓着湖中的荷花。我以為,四月的河中是看不見荷花的,可綠波一閃,隱約看見湖面浮出零星的葉片,然後又閃出幾片,這就是新生的荷葉了。儘管葉片很小,大小如孩童的手掌,有的邊緣還捲曲着,只在水中探出鵝黃的尖角。隨着汽車的行駛,舊年的葉莖也逐一呈現,沿途盡是枯荷的殘梗。想來不久,它們一定會在這裡蔓延,以頑強的能力生存,以粉紅的花和碧綠的葉,將這片水域佔據,且亭亭玉立。

抵達水上會務中心已是下午三點,匆匆步行浮龍湖廣場。打量四周,雲水蒼茫,視線有些模糊。遊人以年輕人居多,他們領着孩子在這裡休閒遊玩,放眼遠眺,遠方的生態島和漢賢茶樓以及美麗的浮龍湖盡收眼底,三萬多畝水域擁抱着一座座景觀小島。這時候,太陽也從雲縫裡露出笑臉,把溫暖和光芒灑滿湖面,就像在水漾的錦緞上跳盪,一切是那麼安然、靜謐,那麼美好。

東、西、北三面是人工築起的大壩,南是高出地面堅固的大堤,碧波粼粼,湖水蕩漾,湖中蒲葦成方連片,面對眼前浩淼的水域,不知老子當年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之句是不是在這裡悟出?在道家的學說裡,水為至善至柔之物,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利益卻不向萬物索取。以水為鏡,總能消除煩惱,照耀我們的心性。

在湖的南側,是老子曾經居住過的李集,雖然老子曾經在這裡住過,但仍是一個不太張揚的村落。老子一向不喜定居,每每騎牛雲遊四方,卻有那麼一天,不經意間路過孟渚澤畔的李集,見這裡煙波浩淼,古樸清幽,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為和,遂「結草為廬,束葦成牆」定居下來,從而在這裡「觀水悟道,醉裡著經」。據說老子酒量很大,「飲可百觚」,與孔子的「惟酒無量」、莊子的「醉者神全」相媲美,並列為「酒中聖者」。如今的李集依然民風淳厚,人們安居樂業,過着與世無爭的生活。

不經親臨湖面,是體驗不到它的微妙的,我們從旅遊中心僱了遊船,乘舟駛向浩蕩的湖心,湖水被船槳衝出波濤,翻捲的浪花拍打兩側的船舷。而遠處的湖水則平靜如初。坐在畫舫之上,透過舷窗深深望向湖水,真想輕輕擁它入懷,伸出手指攪動它的柔波,讓它自指縫間飛濺而出,濺成無數五光十色的珍珠,親着它呼喚着它的名字,可我只和同行的朋友一樣輕輕地讚歎了一句:「好柔的水呀!」聲音恍若游絲。這是醉了!

就這樣曳着宛如綢緞的水面平緩而行,突突的馬達聲響不斷驚起葦蕩裡的水鳥,那些白的、灰的水鳥,被馬達和浪濤之聲驚起,展開翅膀奮力向遠處飛去,船上的人們發出一陣陣歡呼,相互提示着水鳥的目標,目送美麗的水鳥消失在殷紅的夕陽裡。直到我們下了船離開,回頭看,湖水仍然靜靜的,就像一塊古老而偌大的翡翠,閃耀着綠色水墨以及飄金的光澤,它向我們展開歷史任其翻閱,瀚納百川卻波瀾不驚,像一個大智若愚的長者。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