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谷卓恒有關的「美貸網」案在內地引發軒然大波,揭示了網貸行業的問題。有內地媒體分析,谷卓恒購入成報等的做法,目的是為營造平台有靠山、有實力的假象,是問題網貸平台一種增加投資者信心的詐騙手段。
根據內地網絡貸款資訊網站「網貸天眼」不完全統計,2013年內地有問題的網貸平台數量有90多家,2014年問題平台數量增至近300家;到了2015年,問題平台增至超過600家;截至2017年2月28日,網貸問題平台數量更激增至2,956家。
內地媒體報道指,這些問題平台出現包括捲款「走佬」、提現困難、限制提現、平台失聯等多種狀況。「美貸網」成功騙取投資者金錢,反映網貸行業監管未落實前的「創新之痛」,受騙的投資者大多缺乏法律知識,也沒有討債經驗。
平台出事後,投資人的狀況堪憂,若抓獲平台負責人,之後將面臨漫長的刑事訴訟階段、民事訴訟階段;若無法找回平台責任人,案件則無法推進。
網貸營銷存管將受處罰
媒體還指,谷卓恒購入多個大企業,目的是為營造平台有靠山、有實力的假象,是一種常見的「增加信任」手段,實際上並沒有擔保關係。購入成報後,谷卓恒自2014年10月起擔任成報董事會主席,以此身份與香港、內地的政商名流一同在各類公開活動中曝光;又於2014年7月購入香港上市公司南方礦業12.89%的股份,南方礦業隨後更名為鼎和礦業,都成為投資人眼中谷卓恒實力雄厚的標誌。
有內媒引述一名業內人士報道,聲稱與谷卓恒參加同一飯局期間,對方席間大談自己與某某高官子弟的私人關係,認為谷卓恒是一個非常善於「忽悠」(欺騙)的人。
「美貸網」案在內地引發的軒然大波,揭示了網貸行業的問題。內地政府出招規管,上月23日,銀監會聯合十部委推出網貸平台的存管細則《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提出網貸平台不得將銀行存管作為一種營銷手段,銀行不承擔借貸違約責任,非銀行機構開展存管業務將受處罰。 ■記者 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