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窮不怕,就怕窮慣了。」黃立溫說,扶貧工作中最難的就是「扶志」,「脫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村民因為窮也沒什麼文化,往往對於脫貧沒有信心、沒有毅力,所以我開展扶貧工作的首要任務,便是給鄉親們扶志。」
藍喜民是古春村轄下康莊村的村民,妻子患有大脖子病,早些年在政府農村危舊房改造政策扶持下,全家從山頂搬了下來,在三間政府幫忙改造的房子裡,最值錢的東西便是一台殘破的12寸廢舊電視。黃立溫上門做扶貧動員時,還未開口,藍喜民便先給他潑了一盆冷水:「我們之前養雞發雞瘟,養牛沒牛欄,養蜂又空巢,搞不好的。」說完擺擺手,撂下黃立溫自己出門收花生去了。
對於藍喜民這種家徒四壁、沒有技能又沒有信心的群眾要如何幫扶,黃立溫確實覺得有點犯難。他跑去找生產隊隊長黃天軍和村裡的幾名老黨員商量,於是眾人一合計,決定先幫藍喜民搭建牛棚,再找政策申請資金購買母牛。
冒雨家訪感動大戶協助
想法有了,實踐起來並未如預期順利。原來藍喜民家周圍的地全是別人的,想要蓋牛棚,還得徵得主人同意。黃立溫又冒着雨找到村裡的養殖大戶韋俊華,看到黃立溫從摩托車扣套裡抽出的無手雙臂,韋俊華深受感動:「那麼大的雨,我都想像不到他是怎麼騎過又陡峭又濕滑的山路。」為此,韋俊華不僅同意讓出自家空地,而且當場決定資助藍喜民3,000元搭建牛棚。
因上林縣殘聯是黃立溫的後盾單位,利用工作便利,他先後幫扶了聽力二級殘疾的藍有寶、智障的樊永紅、肢體二級殘疾的藍文德等,幫助他們籌措資金購買優質品種牛可供飼養。此外,黃立溫還到後盾單位爭取了精準扶貧項目和殘疾人實用技能培訓項目,目前全村16個有就業能力的殘疾人已參加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