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專題 > 正文

港拓債市 鞏固金融地位

2017-03-16
■在港交所上市的第五、六批iBond(香港政府通脹掛u債券)在「債券通」之後,日後內地投資者也有可能在內地購買。 資料圖片■在港交所上市的第五、六批iBond(香港政府通脹掛u債券)在「債券通」之後,日後內地投資者也有可能在內地購買。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債券通」是繼2014年「滬港通」、2016年「深港通」後,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再度加碼,體現國家對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支持。業界相信,「債券通」將為境外投資者投資內地債券市場提供更多途徑和便利,同時也將進一步帶動內地債券市場的開放和國際化。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指出, 「債券通」將為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岳毅表示,內地債券市場投資價值日益彰顯,目前餘額達63.7萬億元人民幣,位居全球第三。近年來,內地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度不斷提升,人民幣「入籃」也推動了境外投資者增持人民幣債券的需求,境外機構持有內地債券的餘額和比重顯著提升,已成為內地債券市場重要的參與者。

立信德豪會計師行董事林鴻恩表示,債券一直以來都是基金大戶、富商等的投資工具,若本港引入了「債券通」,有望讓散戶透過債券拆細、衍生工具等投資債券。他認為,即使進入加息周期,但市場游資過剩問題仍在,料低風險的定息產品,仍會受市場青睞。

林鴻恩表示,本港的股市發展太成功,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下一步茪O發展債市,相對較容易有顯著效果。未來中國發展「一帶一路」,本港作為集資中心有優勢,能吸引外資來港發債,或購買內地的債券,但實際能帶來多少益處,則要看「債券通」的具體運作。

業界倡設亞洲結算託管所

證券業協會主席繆英源也認為,本港市場太集中於股票產品,容易令監管風險集中,發展債市是大有需要。他很高興「債券通」快將出台,但單是將債券於交易所買賣,其實並不足夠,其他的配套基建極為重要。該會曾強烈建議港府應與內地聯合設立服務亞洲區的結算及託管機構,以做大債券市場。他表示,早前曾與內地及香港相關機構初步探討,內地某些大型券商對此極有興趣,該會冀今年內有實質建議提交政府。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