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出最環保船隻燃料 62年來首位港人奪「ALW獎」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柴婧)工科常被視為是男性的天下,但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女生梁嘉朗,卻憑實力在男仔堆中脫穎而出。其論文《規管燃料選擇-縮窄國際海事組織現行標準與2025年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的差距》助她奪得國際知名工程獎項「Arthur L Williston獎」,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港人,更是獎項成立62年來少數女性得主之一。論文着眼從船隻燃料選擇方面減少碳排放量,並對比3種燃料的6項不同指標,最終找出最適合船隻的環保燃料,成果令人刮目相看。
美國飛機和車輛的碳排放規管較船隻完善不少,故梁嘉朗構思如何可以減少船隻的碳排放,以保護環境。一般而言,碳排放量可從船的設計及燃料的選擇兩方面控制,前者已經有人研究,故她決定研究燃料的選擇。
雖非最乾淨 勝在夠安全
梁嘉朗從環保性能、技術成熟度、相關配套設施、生命周期成本、操作和管理、風險及威脅評估6方面評估生化燃料、液化天然氣及核能,依據收集的數據及資料為上述3種原料的不同指標打分,最終發現使用液化天然氣的碳排放量雖然不是最少,但由於它乾淨、有相關技術支援及不錯的安全性,因此被評為船隻最合適的燃料選擇。梁嘉朗表示,船隻燃料使用液化天然氣可減少額外的12%至14%碳排放量。
堅實的研究內容也要靠優秀的文字表達,寫論文的過程更要耐得住寂寞。梁嘉朗從籌備到完稿大約花了5個月,「每天花在寫論文的時間至少5小時,有時會8小時」,連新年也沒有休息。
她感到最難的還是選定題目,「為此我看了大約600頁的美國運輸數據和二三十篇論文。」
勇敢爬貓梯 不錯過學習
修讀工程學系,難免要體力勞動,有時梁嘉朗也會覺得力不從心, 直言「由於體能差距,有時會失去一些機會。」不過,個性主動的小妮子始終覺得女生也要努力嘗試克服限制,「有次要爬一條一層樓高的貓梯,真的很害怕,但我也硬着頭皮爬了上去,後來老師就跟我講解它和我畫的圖之關係,我就覺得即使不擅長,女生亦要敢於嘗試、不要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
梁嘉朗在工程界沒有遇到過性別歧視,反倒覺得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將工作做得更好,「工程雖然是技術工作,但我們需要將圖紙、數據等轉化成一般人懂的語言,所以表達能力很重要。」她總結出好的表達要簡單清晰,也要突出重點,最起碼要讓人聽得明白。
她笑言這次論文奪獎,相信與自己優秀的表達能力有關。除英文外,她還在普通話上下足苦功,「平時我打中文字會用拼音」,希望將來可應用在工作上。
上進的她希望在未來一兩年兼讀碩士學位,學習和工作相關的環境、建築、法例等專業知識,務求在五六年內拿到專業工程師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