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近日社會及立法會議員對小三BCA(基本能力評估研究計劃)的疑慮,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日重申,經改良後的小三BCA是個高效能、零風險、沒有操練的評估工具,呼籲各界勿再停留在數年前對TSA的舊有觀念。他又引述外國例子說明引入或取消評估工具將左右學生整體學習表現,一旦停考或會對同學未來幾年的學習構成負面影響,期望大眾能信任專業人士,勿讓教育遭受政治變化而「開倒車」。
吳克儉昨日出席活動後主動回應小三BCA問題,他再三強調小三BCA研究計劃並非復考TSA(全港性系統評估),而是跟進去年試行研究計劃的一部分,當中作出了多方面的改善,包括命題的複雜度、確保學校收到的報告不會構成壓力,並只針對學與教作出改善等。
吳克儉又引述數據佐證,指2004年起同學在小三的達標比率不斷改善,小六達標的比率亦持續上升,說明學校在得到這些參考資料的數據回饋後,的確對小學同學整體的學與教發揮了正面的作用。
吳克儉:加國例子可證
他又引述加拿大Manitoba省於1999年取消類似評估工具,學生表現由加拿大平均水平跌至全國最差;另一省份Prince Edward Island在2007年引入了類似的整體評估工具,學生的表現由全國下游提升至接近全國平均水平,「這看到推行和取消統一評估工具的時候,對學生整體學習的表現的成果或惡果。」
吳克儉強調,專業教育不應因為政治的變化而開倒車,「無論是政治或家長層面,所謂的操練已不再成立。我們亦看到,學校真正告訴我們,其實這些資料對他們有用。」他指出繼續推行BCA是基本能力評估及評估素養統籌委員會的決定,「(委員會)有很全面的代表性,特別是教育界、業界、專業的部分參與,包括家長及辦學團體,是他們全面的建議,教育局作全面分析後,再進行多次諮詢,特別是辦學團體,我們決定接納他們的建議,而在今年推行。」
吳克儉在被問未來會否留任政府,他表示自己將要完成教育局局長這個五年的使命,希望完成後有機會休息一下,多看書、多些時間和家人相處。
另外,33名跨黨派立法會議員前日聯署,要求政府擱置BCA計劃或容許學校與家長選擇自由參加。不過,聯署名單遺漏了3名立法會議員,包括謝偉俊、潘兆平及吳永嘉。
負責統籌的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昨日承認疏忽,並向3人鄭重道歉。換言之,現時有36名議員參加聯署,超過立法會議員之半數。■記者 姜嘉軒、鄭伊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