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神州行走 > 正文

【神州行走】雲南「三江腹地」 多民族文化共生共榮

2017-04-10
■熱巴舞在維西塔城風行。丁樹勇  攝■熱巴舞在維西塔城風行。丁樹勇 攝

雲南維西縣塔城鎮地處「三江並流」腹地,是人間仙境香格里拉的重要組成部分,世外桃源般的恬靜和秀麗,令人心馳神往。

這也是一個多民族的聚集地,往往一個村內既有納西族、藏族,也有傈僳族、彝族、漢族等民族共同生活。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傳承的習俗,互相獨立又相互包容。民族眾多卻和睦相處,文化多元卻共生共榮。 ■記者 丁樹勇 雲南維西報道

熱巴舞盛裝迎賓客 敬獻哈達

懷着虔誠收下迎接貴賓的哈達,喝下主人自釀的米酒,一場盛大的熱巴舞成為迎接客人的盛典。數十名身穿藏族盛裝的男女舞者以鈴鼓為道具,在音樂與說唱中翩翩起舞:不時把手裡的道具高舉過頭,表示日月具有至高地位;不時變換隊形,時而圍成一圈、時而分為兩隊,動作整齊、隊形有序。

據說熱巴舞最初是由藏族流浪藝人「熱巴」表演的一種舞蹈,以鈴鼓為主,融入說、唱、諧、雜技、氣功及熱巴劇,有固定的表演程序。維西塔城神川熱巴舞的起源有許多傳說,最讓人信服的傳說,是由達摩祖師創造,因為這裡有一個著名的達摩祖師洞,相傳是達摩祖師靜心成佛之地。

啟別雖然是以納西族為主體民族的村莊,而藏族的熱巴舞卻最為盛行。這裡風行的塔城古典熱巴,不僅為藏族群眾喜愛,也深為其他民族民眾歡迎。塔城古典熱巴曾於1957年進京演出,啟別村選拔出來的二男二女熱巴能手,均為納西族演員。

人人通曉多族語言 暢快交流

「我們這裡也許是過節最多的一個地方。」貢布魯都笑着對記者說。每逢漢族的春節、藏族的藏曆年、納西族的三多節、彝族的火把節、傈僳族的闊時節,這個位於「三江腹地」的村莊都會熱鬧起來,村民們按照節日所屬民族的風俗,跳起熱巴舞、鍋莊、弦子、納西舞和傈僳舞等舞蹈,慶賀不同的節日。而「鬥蛋」又成為這裡獨特的節慶活動:家家戶戶將雞蛋煮熟,挑選出自己認為蛋殼最堅硬的熟雞蛋相撞,以撞破對手的雞蛋殼為勝。勝者彈冠相慶、敗者也不沮喪,其樂融融。

雖然這是一個以納西族為主體民族的村莊,村民中卻也有漢族、藏族、彝族和傈僳族。啟別的村民從小耳濡目染,不論屬哪個民族,除了本民族語言外,通常都會講另外幾個民族的語言。貢布魯都告訴記者,如果兩個民族的村民相遇,就會出現有趣的現象:先是以對方民族的語言互相問好,交談幾句之後又會不約而同地以納西語交流,「此時,納西話就是普通話。」

在啟別做客,席間不時有村民熱情地敬酒,而多民族祝酒歌也異彩紛呈。敬酒村民雖為不同民族,身穿不同的民族服裝,但傈僳族、彝族、納西族、藏族的祝酒歌信口唱響,不時變換民族語言、唱出不同的民族風格,把席間氣氛推向一波又一波高潮。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