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兩地產經 > 正文

【經驗之談】港創業環境不過不失

2017-04-26
■蕭逸(左)與歌手林二汶(中)及本地音樂人兼作曲家鄺梓喬出席活動,宣傳旗下手遊《怪物和弦》。 資料圖片■蕭逸(左)與歌手林二汶(中)及本地音樂人兼作曲家鄺梓喬出席活動,宣傳旗下手遊《怪物和弦》。 資料圖片

身為企業家的同時,蕭逸亦是天使投資者,指自己投資較看重主題更勝於盈利。他笑言:「如果看盈利的話,寧願投資在股票市場。」已成為父親的蕭逸指,自己對教育相當重視,故投資的初企大部分主題與教育有關。即使企業仍未賺錢,但如果創辦人有能力實現自己的願景,他仍願意作出支持。因為如果初企能夠對社會帶來衝擊,之後自然會有盈利。蕭逸坦言,有時投資者亦可從初企身上學到不少東西,特別是與聰明的初企創辦人一起共處。

矽谷初企競爭較大

他認為,對比其他大城市,香港的創業環境不算特別好,亦不算特別差,但如果主要市場為內地的話,會建議初企到內地創業,因香港始終與內地在文化方面有差異。曾在美國矽谷工作,蕭逸認為矽谷初企的競爭較香港大,香港鄰近深圳廠房,很容易可以將意念化成產品,這些是較矽谷優勝的地方;矽谷的優勢是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在互相交流下創作意念會較強。

至於有指中國內地的初企較香港成功,他則認為其實是數字遊戲,因內地人口較香港多,1%的內地人口已較5%的香港人口龐大得多,故內企成功的概率較大亦是合理的。

身為父親,蕭逸續指香港需要改善的地方可能是在教育方面。香港的小孩功課太繁重,除了沒有多餘時間玩樂,甚至睡眠亦不足,已有多項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會對發育成長有影響。他反問:「你看看目前成功的企業家,有多少在學校有很好的成績?在香港成功的企業家,有多少有讀大學?」很多家長將自己的小孩訓練成只懂考試的「機械人」,太守規矩下,創意自然被扼殺。

香港教育需要改善

蕭逸認為香港可以效法芬蘭,芬蘭人口只有500多萬人,較香港少,但當地出產不少知名科企如諾基亞、《憤怒鳥》母公司Rovio及《卡通農場》母公司Supercell等。「芬蘭小孩在7歲前都不用上學,16歲前亦只有一次綜合考試。」芬蘭的氣候不太好,經常很寒冷,沒有太多外國人願意來,相反香港的天氣很好,政府在吸引人才來港可下更多工夫,他認為香港的科創行業沒有理由做不好。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