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華收藏的各種帶款僑批。受訪者供圖
愛國情-- 1937年10月,馬來西亞各區華僑「籌賑祖國難民傷兵大會」 在吉隆坡成立,公推著名僑領陳嘉庚擔任主席。從蓋有陳嘉庚印章的大會愛國月捐志願書及捐款收條等僑批證照中可以看出,梅縣丙村華僑謝雲軒每月均捐款資助。這也是當時南洋800萬華僑為抗日救國作出重要貢獻的一個縮影。
兄弟情--民國十年十月,梅州籍華僑張葆琮從印尼泗水給家鄉兄弟張坤賢寄回一封僑批並附贈「壯志歌」一份。「兄所望弟者『志大』、『志堅』四字而已,須知有志者事竟成」,從中可以深切感受到身在海外的兄長對弟弟的殷切期望和良苦用心,體現了客家人百善親孝的優良品質和「入學求知」、「崇文尚教」、「耕讀傳家」的傳統風尚。
家族情--楊露義遺存的僑批及資料共81件,時間最早的為民國七年(1918年),最後的為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前後時間差別28年。楊露義在家兄遇害後離別故鄉下南洋,以後從未回鄉省親,但他每年都不斷將僑匯託帶回鄉支持家嫂及侄兒的生存和發展。楊露義奉行忠孝節義支持家族親人,見證了華僑思鄉戀家迴腸九轉的親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