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藝粹 > 正文

李錫奇滬上展六十年藝術成就

2017-05-30
■李錫奇在他的作品前■李錫奇在他的作品前

應上海文化聯誼會、中華藝術宮邀請,台灣現代繪畫大師李錫奇近日再度來到上海舉辦個展。「本位,粹煉,超越--李錫奇的藝術歷程」呈現了他六十餘年的創作歷程。李錫奇本人也親臨展覽開幕式,令到場嘉賓近距離感受到他是如何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了屬於民族本位的藝術獨創性。據了解,本次展覽所展出的一百一十件作品,包括了由其創作的版畫、漆畫、水墨畫等不同畫種。除了著名的「本位」系列,「墨語」、「時光行」、「大書法」等系列也得以一見。

李錫奇出生於金門,畢業於台北師範學校藝術科。自上世紀五十年代即投身現代藝術創作,創作媒材、形式多變,至今仍勤勉不輟。「借鑒西方有何不可?關鍵是能不能把外國的東西融入到本土的創作中。」這是李錫奇對於西方藝術的態度,多年來他也身體力行,融匯中西,逐漸形成個人獨特藝術的面貌。他與秦松、江漢東、陳庭詩、楊英風等人在台灣組織「現代版畫會」,之後加入當時具有代表性的「東方畫會」,開拓了台灣現代藝術的珍貴歷史。在一九六零年代,李錫奇以方、圓變奏的抽象繪畫為哲思,開創了「本位」系列。其中一九六七年,漆畫創作《無題》,在類似幾何圖案的色譜變化中,以典型的華人民間傳統色彩:紅、藍與黑為鋪陳,探尋歐普藝術的中國表達方式。像是融合黑膠唱片造型與CD光碟在光線折射下所產生的視覺音效。此後,李錫奇又先後創作了「墨語」水墨系列,具有傳統文人水墨的造型興味,經過解構和重組,拓展抽象繪畫的空間。「時光行」、「大書法」等系列,則是拆解書法線條的片段,直接運用在畫面上的實驗。

李錫奇在探索本土藝術的道路上也沒有停歇。他著名的漆畫系列是從民間傳統宗祠、廟宇工藝中的門聯、匾額、七巧板等所發展出來的視覺形式。把傳統漆畫匠師眼中視為失敗的皺褶、凹凸不平的表面,發掘出它在現代藝術創作的可能性。漆黑厚重的皺褶、光亮的重彩紋理,交替融合的現代結構與原始圖,從中我們看到了一種天然、偶發的審美韻味及特殊光澤效果的抽象造形;傳統亦被他巧妙運用轉化成藝術創作表現的語言。

李錫奇在開幕式現場表示,感謝中華藝術宮能夠提供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呈現我的作品,給大家分享。」 中華藝術宮執行館長李磊表示,這次展覽既具有一定的回顧意味,同時也反映了李錫奇先生近年來在漆畫藝術上的重大成就。事實上,李錫奇的漆畫藝術在保持傳統內核的同時,已成為了一種具有特殊光澤效果的抽象造型。「我也相信,這次展覽更是兩岸藝術家交流的很好的機會」,李磊說道。■文: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