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珍
「一國兩制」中「一國」是「兩制」的前提無須討論,成功落實「一國兩制」就是香港的前途所在,討論「2047年後的香港前途問題」不是正當的憲制討論,是刻意誤導市民,特別是誤導年輕人,變相鼓吹「分離」、「港獨」思潮,這更加證明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強調,本港年輕人正確認識「一國兩制」,清楚認識到香港與內地休戚與共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表示,近年來香港本土分裂思潮誤導青年人,呼籲本港年輕人正確認識「一國兩制」,清楚認識到香港與內地休戚與共。「本土派」立法會議員羅冠聰不認同張曉明的說法,更表示有關本土的討論,是關於「2047年後的香港前途問題,不是無的放矢、鼓吹炒作,而是正當的憲制討論」云云。
重彈「隱性港獨」舊調 炒冷飯令人生厭
但是,羅冠聰利用2047年「做文章」,企圖自製「大限」在社會上引起恐慌,其底牌是想藉2047年提倡「自決」、「公投」,這是「隱性港獨」鼓吹炒作的口號和伎倆。
羅冠聰鼓吹炒作「2047年後的香港前途問題」,實際上是「港獨」勢力和激進「本土派」的舊調重彈。去年3月的港大《學苑》刊出一篇題為「我們的二零四七」的文章,聲稱港人要為2047年作準備,探討香港是否能獨立成國,又倡議全民制憲,讓香港成為受聯合國認可的獨立自主國家云云。羅冠聰將「隱性港獨」的舊調重彈,再炒冷飯,令人生厭。
對此謬論,特首梁振英當時就指出「亘古以來香港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強調「港獨」是沒有可能的事,因為不單在歷史、文化、血統和民族上,香港均與中國一體,所以獨立是不可能的。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當時在北京被問到相關問題時,即斬釘截鐵回應指「不可以」。
「2047年後香港前途問題」違「一國兩制」初衷
「一國兩制」中「一國」是「兩制」的前提無須討論,成功落實「一國兩制」就是香港的前途所在,討論「2047年後的香港前途問題」,完全是無的放矢、鼓吹炒作,不是正當的憲制討論,是刻意誤導市民,特別是誤導年輕人,變相鼓吹「分離」、「港獨」思潮。
所謂「2047年後香港前途問題」,是虛構「2047年大限」,但「一國兩制」根本不存在2047年失效的問題。1987年4月16日,提出「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鄧小平在會見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時的講話中強調:「香港在1997年回到祖國以後50年政策不變,包括我們寫的基本法,至少要管50年。我還要說,50年以後更沒有變的必要。」羅冠聰鼓吹炒作「2047年後香港前途問題」,不僅罔顧香港歷史和政治現實,而且違背「一國兩制」構想初衷。
香港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不能獨立
香港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不能獨立,曾經統治香港的英國人對此其實一清二楚。第22任香港總督葛量洪坦承:「與大多數英國殖民地不同,香港最基本的政治問題不是自治或獨立,而是一個對中國關係的問題」,「因為香港永遠不能宣佈獨立」。1966年9月2日,英國殖民地事務大臣弗雷德里克.李(Fredrick Lee)在香港公開指出:「香港政制發展有明顯限制,因為香港不能像其他屬地演變一樣,希望達成自治或獨立的地位。」
《基本法》是「一國兩制」的法律化、制度化,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法律基石,既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也充分照顧香港的特殊情況和港人利益,有力地促進了香港的繁榮穩定。《基本法》序言第一句即「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正文第一條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全面準確貫徹實施基本法,必須以這一規定為出發點。
香港回歸20年《基本法》的實踐證明,「一國兩制」不僅是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符合國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的整體和長遠利益,也符合外來投資者的利益。
實踐檢驗「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是好東西,為什麼要變?「港獨」勢力和激進「本土派」鼓吹炒作「2047年後香港前途問題」,其變相鼓吹「分離」、「港獨」思潮,妄圖改變香港前途的用心昭然若揭。
應該認真總結《基本法》的實踐經驗
「2047年後香港前途問題」不是正當的憲制討論,正當的憲制討論,應該認真總結《基本法》的實踐經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紀念《基本法》實施20周年座談會上,就深入推進《基本法》的貫徹實施提出四個希望:一是面對風險和挑戰,要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基本法》;二是加強《基本法》宣傳教育,維護《基本法》的權威;三是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用實用好《基本法》;四是加強《基本法》理論研究,健全基本法理論體系。
保證全面準確貫徹實施《基本法》,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這不僅是香港的主流民意,也是中央對香港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