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十八區.20年之沙田篇】新舊建共融 沙田友重情

2017-06-15
■譚女士(左)與沙田區區議員黃宇翰均認為沙田老屋h充滿濃厚的人情味。 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譚女士(左)與沙田區區議員黃宇翰均認為沙田老屋h充滿濃厚的人情味。 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瀝源h見證老區人情 馬鞍山帶動新興活力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何寶儀)沙田區屬上世紀70年代發展的香港首代新市鎮。現年78歲的譚女士,1976年由港島遷入沙田瀝源h,是首批瀝源居民。她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回歸20年來,沙田市中心的數個商場內的商店愈來愈高檔次,人流亦愈來愈多,發展非常快,小店則不敵貴租,由新城市廣場遷至旁邊的沙田中心、希爾頓中心及好運中心。難得的是瀝源h內老店依舊,小店林立,服務基層街坊。

回歸20年來,沙田發展迅速,2004年通車的港鐵馬鞍山線更貫穿沙田與馬鞍山,使沙田的發展伸延更遠,區內的新舊社區生態截然不同,卻融會貫通。同時,沙田區的居民顯著上升。根據統計處數字,1996年區內有58萬人口,但去年已增至66萬,位列全港各區之首。

瀝源h擁有逾40年歷史,是沙田區最早的公共屋h,見證沙田市中心的興起。沙田齊集新舊住宅、工業h、商業地帶及知名的沙田馬場。沙田市中心由數座大型商場組成,相互連接,衣食住行包羅萬有。不過,與新城市廣場僅5分鐘路程的瀝源h,卻別有一番面貌。

譚女士表示,自入伙至今,一些老店不曾易手,「那時商戶要入標也要花上五六萬元,即使現在由領展管理,其租金也較同區其他地方及部分屋h便宜。」她補充,只要該些老店繼續經營,業主不可大幅加租,租金較同區的屋h低約20%。

老街坊活見證 舊社區鄰里親

雖年近八旬,譚女士仍堅持港人的拚搏精神,擔任該區區議員黃宇翰的助理。她與社區結下不解之緣,源自昔日的經歷,「剛入伙時,四處荒蕪,大廈連大門亦欠奉。」她指為了改善治安而加入居民互委會,晚間輪流巡邏。待兩名女兒自立後,20年前由全職家庭主婦搖身一變,成為議員助理。

區議員黃宇翰的外祖母亦是瀝源h居民,他則住在毗鄰的禾輋h。他指出,沙田市中心面臨老化,以瀝源h及沙角h的居民的年紀較大。以往區內的青少年中心逐漸轉為老人中心,單是瀝源h內已有3家,每3人便有1人為年逾60歲。他續說,舊屋h有濃濃的人情味,鄰里關係密切,鄰居為他人看管小朋友,「我沒有想過,亦不願意搬離沙田,區內的空氣、環境及交通也很好,很多沙田居民住開便不想搬走。」

說起沙田的發展變化,黃宇翰指,要數馬鞍山變化較大。馬鞍山雖是沙田的一部分,但起步較遲,至上世紀80年代才大力發展,充滿簇新的樓宇及住宅。馬鞍山屬第三代新市鎮,首條公共屋h恆安h於1988年才正式入伙,市中心由天橋連接起來的大型商場及多個近年新落成的屋苑組成,近年更不斷擴張,政府於1998年完成馬鞍山發展計劃,在西沙路及馬鞍山以西填海獲得33公頃土地。

鐵路貫通沙馬 人口互通社區

數到區內的大事件,不得不提2004年12月21日馬鐵通車,由大圍站通往烏溪沙,進一步改善馬鞍山一帶的交通。馬鐵通車首年的載客量每日已約20萬人次,成為區內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區內人口亦漸漸由昔日的沙田市中心移至馬鞍山,現時區內有三分一的人口居於馬鞍山。馬鐵今年又迎來轉變,將由以往的4卡車廂增至8卡,料載客量可提升一倍。

於80年代末由沙田遷入馬鞍山耀安h的區議員李世榮亦表示,回歸後馬鞍山發展步伐加快,尤其在馬鐵通車後,多了鐵路,吸引更多人聚居。雖然馬鞍山的居民較為年輕,但於80年代遷入的首批居民已開始出現老化現象,形成幼稚園學額競爭大,亦欠缺安老院等長者設施,「區內很少安老院,長者要去安老院一般要到沙田、大埔及北區等地。」

有指馬鞍山的發展不及沙田多元化,李世榮認為,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的出生率較高,住屋需求量大,馬鞍山因而集中興建住宅。他續說,以往區內人口較少,可依賴沙田市中心,但現時馬鞍山人口急升,有需要興建設施形成小社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