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特稿】亞洲最壯麗工程 公屋靚人情味濃

2017-06-27

今年分別83歲及75歲的林先生與其太太(見圖、莫雪芝攝),是北角h逾30年的老街坊,見證區內變遷。1957入伙的北角h,包括東、中、西三幢大樓及風車形大樓,屋h鄰近春秧街街市,旁邊是北角公眾碼頭和巴士總站,交通便利,h內設有一所「渣華道官立小學」,不少居民子弟入住,是政府在50年代的重點公屋項目,在1958年1月全h落成時亦被譽為「亞洲最壯麗的工程」。

林太憶述,北角h曾是全港「最靚」的公屋,用料扎實、景觀宜人,當年還叫做「北角新h」,申請競爭十分激烈,「北角h每戶都有露台,h內又通爽又多樹木,樓層不會太高,廚房還設有磨沙玻璃,當年來說用料好好,當時只有中等入息的人才有能力入住,亦好多人爭,我們起初抽公屋時第一志願是北角h,更被告知可能要等十年八載才輪到!」林太不介意住小單位,輪候1年半便獲批上樓,兩年後再獲遷至3房大單位,自此與北角結下不解之緣。

居有定所之後,便得處理衣、食問題。林太指出,當時是僑民聚居的中心點春秧街,便是北角區居民購買食物和日用品的主要集散地,「春秧街價廉物美,買菜比其他地方要便宜。」她憶述上世紀60年代北角區多江浙僑胞聚居,當中不少是來自上海富商,後來這批人搬走,又迎來了福建、廈門僑胞,北角區便得了「小上海」和「小福建」的稱號,「那時買東西,聽口音就會知道是外省人。」時至今日,北角區仍居住了不少福建人。

林太太說,數十年前的春秧街環境惡劣,電車軌兩旁排滿6行無牌小販擺賣,「下雨時尤其混亂,過年時直頭會胡亂棄置垃圾,環境好差!」至後來大部分無牌小販搬入新建的渣華道街市,衛生情況才得以改善。

北角h原址現時已被地產商購入,用作興建高尚住宅和酒店,形成今天的愛蝶灣和愛東h,原先的渣華道官立小學,學生轉到新建的愛秩序灣官立小學就讀,因此今天的愛秩序灣,可以說是北角h的延續。回想政府拍板清拆,林生林太說,北角h居民曾經爭取過原區安置,最後沒能成功,對這30多年的居所感到不捨,「以前h內社區好有人情味,鄰里關係好好,日頭打開門戶都得,現在各鄰居已各散東西,好多年紀大了,都見不到了。」唯一不變的是,春秧街豐富的貨品種類,至今仍吸引茖滮珧前來買菜。■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志剛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