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特區政府以「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為主題慶祝,當中的「雙重意義」也許可以從各界對特首林鄭月娥的教育新措施反映出來。
近年,教育界包括中小幼教師團隊士氣低落,面對繁重工作壓力,部分人卻沒有得到合理的薪酬待遇,凡此種種都令到不少人怨聲載道。
林太的競選口號是「同行WE CONNECT」,她致力團結社會,並視教育為政策重點。昨日她公佈教育新措施時,多次提到自己「關心」教育發展、教育是竭誠「盡心」的事業,遂提出增加中小學校的常額教席、推出自資專上學生學費資助等。
這些措施回應了過去多年的教育界爭議,不同背景的教育界人士及教育團體同表支持,即使屢次將教育政治化、一直為反對而反對並作出政治攻擊的教協副會長葉建源亦都無從反對。
觀乎學界的反應,這些體恤教育界實際需要的「貼地」建議,為教師、學生帶來曙光,推動學界「同心」提供更優質的教育。難道林太不是為協助年輕人掌握新機遇,促進他們向上流動,踏出了重要的一大步嗎?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子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