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林鄭答問大會】經濟民生優先 政改條件待創

2017-07-06
■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首次出席立法會特首答問大會。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首次出席立法會特首答問大會。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林鄭憂「急重啟」徒惹爭拗 倡與議員建恒常溝通機制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反對派議員兩年前綑綁式否決政改,令全港市民喪失「一人一票」普選特首的機會,但他們卻經常老調重彈,聲言要「重啟政改」,想藉此洗脫「普選殺手」的污名。特首林鄭月娥昨日強調,身為特區「第一責任人」的工作是包括拓展經濟、改善民生、為香港開拓一個新景象,讓香港再上新台階,而政改永遠是敏感、複雜、難度高的問題,倘馬上重啟,將引致社會嚴重內耗、爭拗不斷,然後拖慢經濟、民生發展。但她承諾,日後定會全力與特區班子盡快建立重啟政改的有利條件,目前首要從溝通開始,先與立法會議員建立恒常溝通機制。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昨日在特首答問大會上要求今屆政府重啟政改,讓市民可在2022年普選特首。

林鄭月娥回應指,她知道市民渴望普選,自己經過特首選舉後,感覺市民「一人一票」選出行政長官將有利施政,並盼望2022年可普選特首,但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落實普選。

盼望普選特首 冀團結創條件

她坦言,政改永遠都是非常敏感、很複雜、難度很高,自回歸以來曾推行3次政改,但都僅得一次成功,「因為成功與否,不是行政機關自己可以決定,是要需要得到各位在座議員,一個很高的門檻,三分之二同意通過,我們才能成事。」

林鄭月娥並反問道:「儘管我都好像你一樣有這個盼望,2022年、下一屆可以普選行政長官,但我要問大家,何時可以和我一起幫手製造這個有利的環境、條件、氛圍,讓我們重新去探討怎樣可以落實普選行政長官?」

「第一責任人」須拓經民前景

她強調,身為特區「第一責任人」的工作,是包括拓展經濟、改善民生、為香港開拓一個新景象,讓香港再上新台階,但倘馬上重啟政改,將只會引致社會嚴重內耗、爭拗不斷,然後拖慢經濟、民生發展,「那我這個『第一責任人』都很失敗。」

不過,林鄭月娥承諾,日後定會全力與特區班子,包括行政會議成員、司局長,盡快建立重啟政改的有利條件。第一步將是從溝通開始,先與立法會議員建立恒常溝通機制,「所以我們希望很快,就好像我剛才所說的和大家建立一個恒常的機制,如果恒常溝通機制見到涂(謹申)議員或者『民主派』議員,這個政改問題是避不到,我們便由那裡開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