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輝
A股被MSCI納入之後,標誌着A股已正式開始融入國際化,相關的投資思路、邏輯也開始隨之改變,然而這種全面的改變並非一天、十天、百天就能完成,可能將花費五年、十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因此我們不要對其抱有太多幻想。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海外資金投資偏好的影響下,內地尋求收益穩定增長的資金會考慮優先佈局藍籌股,原因在於海外資金尤其是成熟資金的投資偏好是以藍籌為重,對大藍籌更是青睞有加,因此2018年進入中國證券市場之後必然會優先湧入藍籌,即便初步入市的外資資金較A股總市值的體量顯得微不足道,但其對A股的思維轉變有着積極的意義。
因此,投資A股也需要開始逐漸轉變傳統的思維模式,證券市場不是人們的取款機,而是一個可供價值投資但絕對不保證收益的場所,穩健的投資將成為主流。即便藍籌尤其是大藍籌、權重股當前股價看起來已經很高,但從市盈率、市淨率等數據來看依然處於較低的水平,依然具備對外資的吸引力。
藍籌股之所以容易吸引成熟資金的關注,和其業績的穩健、突出表現有着緊密的關係。雖然業績對股價起到支撐作用的觀點不會完全實現在各個證券市場當中,但業績越是穩健越能夠讓人對公司的未來充滿信心,例如港股中的騰訊控股、美股中的蘋果等;另一方面,有些公司股價看起來表現平平,公司股東卻能夠通過公司分紅、送股等方式獲得大量收益。大多數情況下,上市公司業績優於預期且沒有其它負面消息、沒有被惡意機構發佈做空報告,其股價除了正常波動或隨着市場整體變動外,一般不會出現恐慌性下跌。
近期關注中報行情
從中國2017年上半年的整體行情來看,證券市場上一直沒有興奮點,沒有實質性的利好、熱點能夠帶動A股有效走高。預計2017年下半年,A股依然不會出現能夠帶動整體上漲,或能具有持續性的熱點、板塊,有的依然是短期的快速輪動。預計有關雄安新區的相關政策會逐漸清晰,這將會為A股市場帶來一定的契機;另一方面,在缺少熱點驅動的情況下,同時在A股投資思維的轉變下,優質業績股或業績預期較強的個股大概率會得到資金的青睞。近期內可關注中報行情,2017年10月份可以關注三季報行情,年末可以關注預期的年報行情。值得一提的是,A股近十年來都會在國慶節之後出現一波「國慶節」行情,今年是否能夠再現這種行情,需要繼續關注。
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著有《一本書讀懂經濟新常態》。 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