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琴台客聚】一道生命的水

2017-07-12

彥 火

■這是徐志摩早年寫的新詩《草上的露珠兒》第一頁手跡:顆顆是透明的水晶球/新歸來的燕兒/在舊巢裡呢喃個不休/詩人喲!可不是春至人間/還不開放你!創造的噴泉/嗤嗤!吐不盡南山北山的璠瑜。(圖片採自徐善曾著:Chasing The Modern:The Twentieth-Century─ Life of Poet Xu Zhimo) 彥火註:璠瑜:指美玉。

看一回凝靜的橋影,數一數螺細的波紋;我倚暖了石欄的青苔,青苔涼透了我的心坎......

還有幾句更笨重的怎能彷彿那遊絲似輕妙的情景:

難忘七月的黃昏,遠樹凝寂,

像墨潑的山形,襯出輕柔瞑色,

密稠稠,七分鵝黃,三分橘綠,

那妙意只可去秋夢邊緣捕捉......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

有人詬病徐志摩的作品濫情,其實並不盡然,五四運動以迄的白話詩,以淺顯和抒情味重為尚,徐志摩也不免受影響。

但,相對其他詩人,徐志摩的詩兼具靈氣和韻律美,套朱自清的話稱讚道:「徐志摩的詩『是跳着濺着不捨晝夜的一道生命水』,『最講究用比喻──他讓你覺着世上一切都是活潑的,鮮明的。』」(《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導言》)

比起其他五四詩人,徐志摩更重視詩歌的音樂美。他的詩不僅押有各式的腳韻,而且將整首詩「內含音節的勻整與流動」作為一種「秘密」來不斷探尋。

徐志摩有幾首小詩,意境清麗、手法新穎,浮想聯翩,情思盎然,如《山中》:

不知今夜山中,

是何等光景;

想也有月,有松,

又更深的靜。

我想攀附月色,

化一陣清風,

吹醒群松春醉,

去山中浮動;

吹下一針新碧,

掉在你窗前;

輕柔如同嘆息--

不驚你安眠!

化一陣清風問候戀人,吹松針落到窗前,「不驚你安眠。」情景交融。可見,詩人的這一戀人,似近還遠! (《說徐志摩》之十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