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一個年長的、或年老了的人,失去了伴侶,即所謂鰥寡之痛,實在是很悲苦的。年輕的,可以再嫁娶,年老了,只能「獨守空房」。特別是我這種從事教育工作,與學生群相處熱鬧慣了的,退休了,老伴去世了,兒女各有各的小家庭生活,失去了相濡以沫的老妻,生活上似乎失去了依靠。孤獨的感覺,實在很難形容。
無論兒女如何孝順,總不能在他們的小家庭活動中,長年拖上一個老頭子。他們可能覺得是個負擔,自己也會覺得與他們的小家庭有點格格不入。即使有些老人聚會的場合,但總不能填補感情上的「真空」。
我愛我的小孫子,總希望他依偎在自己的身旁。但這是不可能的,愛好和興趣並不相同。小孫子當然更喜歡和他的父母在一起,畢竟他們更親,興趣更容易接近一些。況且兒女他們有力有氣,可以帶孩子參加更多的戶外活動。老祖父能為他做些什麼?父母會帶他駕車外遊麼?老祖父的駕駛執照早在十五年前已經作廢了。父母會帶他去游泳和打球,老祖父十年前已經再不「下水」和去體育場了。小孫子可以和父母下圍棋和「打機」,老祖父在這方面都已落伍。總之,共同語言和興趣兩代人都有距離,小孫子要這個老頭幹什麼。
唯一比較有孝心的還是大女兒。她會時常來問候,並買點老頭子喜歡吃的來孝敬。但是,她也有一個家,還有她自己的興趣,唱歌和跳舞。她也已屆退休之年,也應該享受她應有的退休樂趣了。
兒女都有孝心,小兒子一家願意搬來同住,以便照顧。大女兒不時帶些好吃的來孝敬老父。大兒子雖然住在新界,但也不時前來探望。媳婦也同樣會帶些我所喜愛的火腿孝敬老父。這樣的一個家庭,算是待我不薄。
自從老伴去世,思念之心日強。常會回憶她在生時的種種好處。雖然年輕時也常齟齬,但人去樓空,方知老伴的可愛。奉勸老夫老妻者,應珍惜人間的晚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