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書練
記得女特首林鄭月娥在競選期間接受now電視訪問時,主持問她落區感覺市民最關心她什麼,她有點不好意思又很誠實地補充一句:「我的衣着。」市民對特首的期望和評價當然不止是衣着,然而,這是女性從政難以避免的「代價」,以及難能可貴的「亮點」。
喜歡時裝的英國女首相文翠珊的衣着就常被人點評,在前衛之都倫敦長大的文翠珊衣着風格大膽和變化多端,她鍾情明亮的色彩,尤其是豹紋。相對之下,我們東方的林鄭衣着色調較柔和。
在習主席訪港期間,林鄭無論作為候任特首或特首,其衣服配搭都恰到好處,高潮時刻肯定是她當主角的就職禮──一襲淡粉紅旗袍,原來是出自本地時裝名師鄭兆良(Barney Cheng)之手,別有寓意。
鄭兆良是本地時尚界大師級人物,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已成名,一直是本地名媛明星喜愛的高級時裝大師。他在之後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是他自動請纓向林太提供設計意念─除了柔和的旗袍外,還配有一襲綴有洋紫荊蕾絲圖案的外套,領子有淡水珍珠紐扣,象徵香港是一顆「東方之珠」。
林鄭也在其面書中解釋,這是她特別為就職禮而請本地名師設計的新裝,以示推動本地創意,可謂用心良苦。在西方大國,女政要或第一夫人出席重要場合,選穿本國/本地名師/品牌服裝已是「共識」,這不算新意。我倒希望,除了鍾情的旗袍外,林鄭在日常工作中也需要穿西式套裝和休閒服,不妨多考慮其他本地設計師作品,帶頭推動時尚產業。
不過,作為特首,林鄭在選擇設計師時,最好多元化一些,否則會被人指偏心。像米歇爾奧巴馬雖然穿紅了不少美國年輕設計師的作品,卻遭到多位主流設計大師的公開批評。因為作為曝光率最高的政壇名人,很多設計師都希望自己的作品獲垂青。
此外,特首或政壇領袖不同於第一夫人,後者只是一個「閒職」,旨在輔助,發揮軟實力作用。特首卻是一位掌握實權並可動用實權施良政的領袖,衣着形象只是點綴。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政策上和跟內地合作上,實實在在地推動本地創意產業。因為香港創意界缺乏的不是人才和意念,而是生產基地和市場,尤其是尊重創意價值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