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美清出生於廣東潮州一個約20戶人家的小村莊。她憶述,父親為了改變家人生活,做生意捱得、拚得,母親雖為家庭主婦,但持家有道,遇事不怕艱辛,總是堅強樂觀面對。「媽媽更對我說:『你讀到書,我們多多都供』。」在母親鼓勵下,詹美清一早訂立目標,選擇攻讀法律,考入內地名校,後來到香港深造,更獲獎學金赴美作交流生,經過7年專業學習,獲法學雙碩士學位。
遺傳了父親經商基因,以及母親的堅毅樂觀個性,詹美清以專業知識及國際視野立足香港,勤力拚搏,創出一番事業。
詹美清分享心路歷程時表示,香港具有多方優勢,是金融、法律、專業服務沃土,「畢業後,我決定在港發展,這裡文化環境多元、社會制度自由,深深吸引着我。」選擇金融界,詹美清把法律知識融入其中,合法、守法經營,如今立橋金融集團業務多元化,員工數百人,涵蓋香港、澳門與內地,業務涉及證券、貸款、保險、資產管理、投行、銀行等。
她表示,集團看好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香港專業的金融、法律服務,以及包容的社會環境及透明的制度,將能在國家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分享國家發展紅利。成為立足香港、服務祖國、面向世界的『超級聯繫人』,為香港、為國家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參與社團做義工 人生更有意義
集團業務繁忙,詹美清不時都要香港、澳門、內地三地穿梭,可謂十足大忙人。問其如何兼顧社團公職,她笑言,社團活動多在周六、周日假期,「休息日閒着,時間就浪費了,參與社團做義工,人生才更有意義。」
她透露,發現很多基層社團及街坊都不太注重理財,希望今後可以協助大家提升理財意識,鼓助大家多運用香港金融工具,過上更好生活。
身為過來人,分享成功秘訣時,詹美清說:「首先要有目標,然後堅持下去。好像當年自己選擇修讀法律,就是『苦差』,除了興趣外,還要有堅定意志、為目標一路向前的決心,這都是陪伴你克服難關的良藥。」她希望年輕人多交朋友,拓寬社交圈,常懷感恩之心,多向長輩請教,積極樂觀,向目標邁進。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群、李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