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賢
以前談過一位相熟的中醫師,很久沒光顧。近來睡不好,去找他調理調理,發現預約時間容易多了。依時去到,從前例必早上八點就坐滿病人的候診廳,現在只幾個客。我約了九點,九點未到就可以見醫師。看完出來,要代煎藥也很快。好奇問掌櫃,何以不像以前那麼擠,裡裡外外忙到一頭煙?他指指牆上一紙通告:
「老邁精力罄,舊症尚可銘,新症實難從,高明請另聘。二零一五年三月開始停收新症。」
原來醫師兩年多前起已不再收新症,從此只照顧舊雨!只是我三年沒來,後知後覺而已,怪不得大家輕鬆了許多。後來我回診所喝藥時,聽見醫師為人診症,解釋病情和用藥更詳盡,看每個病人的時間也長了;從「舊雨」的角度,不再收新症絕對是好事。再看門口張貼的工作時間,醫師原來現在只周一至周六,每天九時至一時應診,下午診所照開,但只有夥計代客執藥煎藥,要看醫生則明天請早。醫師真有智慧,既不全退,又不太辛苦,每日開工半天,下午陪陪家人,悠閒品茶、看書寫字或找朋友消遣,四五個做了幾十年的夥計則仍有工開。至於慕名而來的新症?對不起,既然懸壺多年都不曾幫襯,因緣或未熟,他日再結緣可也。
其實很多醫生到了六七十歲,口碑仍很好,生意旺極,忙到不可開交,診所擠得幾無立錐,病人動輒等幾個鐘,看趟醫生恍如打仗。固然,薑愈老愈辣,行醫至那種歲數,臨床經驗應是最豐富的黃金期,我也相信他們是真抱濟世心,認為開門應診,就要來者不拒。至於幾時退,怎個退法,真不易拿捏。所以我佩服中醫師放得下,踏出這一步。畢竟這有點像遊戲攤位截龍,或巨星宣佈不再領獎,一言既出,有詩為證,走不得回頭路。
人口大量老化的香港會是怎樣?除了各種政策討論,還有就是這些個人層面的東西,像我們熟悉信賴的專業人士如醫師等,都會陸續退下,不知到時又是什麼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