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7月官方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雙雙回落,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指出,7月份PMI回落屬於正常波動,不能反映目前的中國經濟周期趨勢,經濟向好的態勢仍然沒變。
諸建芳認為,由於外需和資本開支的回暖,宏觀政策「穩增長」的壓力逐漸減輕,在宏觀政策目標中「去槓桿、防風險」的排序就比較靠前,因此,未來宏觀政策從緊的大方向不會改變,但是在短期節奏上會有一些變化。在貨幣政策方面,上半年偏緊,下半年趨於緩和。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從PMI分項指數看,新訂單指數下降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擴張放緩,可能出現走弱,但依然處於高於52%的較好擴張水平;新出口訂單回落幅度較大,未來出口形勢存在隱憂,下半年出口增速可能低於上半年,但全年出口有望顯著好於過去兩年;在手訂單指數在萎縮區間進一步下降,也許會影響後續製造業生產。
連平預計,從PMI運行態勢來看,下半年經濟增長動能可能稍弱於上半年。儘管如此,製造業PMI和非製造業PMI仍都保持在擴張狀態波動,經濟增速不會明顯回落,有望保持平穩運行態勢。
海通證券宏觀分析師姜超則指出,7月製造業PMI再度回落,主要分項指標漲少跌多,大企業強小企業弱。中觀高頻數據顯示,終端需求好壞參半、發電耗煤增速反彈。整體看,7月經濟或穩中趨緩。姜超預計,隨着庫存周期步入尾聲、通脹拐點出現、高基數效應來襲,下半年經濟仍有下行壓力。■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