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盈慧
誰一生裡頭,除了孩童時代就不再天真過,不可能吧 ?
就說已為人父母,當孩子大學選了醫科,想到香港發三師,醫生還排首位,願景中前途如何美好自然不在話下,老懷大慰之餘,還以為他日生了病,醫生兒子也可貼身侍候,可就沒想過眾人的醫生,未必分分鐘可以貼身侍奉。
最多父母擔心兒女適婚年齡未有對象,怕女兒過了生育期,怕兒子獨身終老沒人照料,等到兒女都結婚了,就放下心頭大石,說他日百年歸老也去得安心,為人父母者的偉大精神,也是最常見的天真。
做母親的,總以為從小自己照顧長大的兒子,婚後寒寒熱熱,一日三餐,有媳婦代替她的角色,不用操心了,從未預料過心目中的湯水媳婦,可能不過是個杯麵夫人;女兒呢,嫁了出去,也不一定就有了長期飯票,天下婚姻並不是都那麼理想,尤其是在自由空氣成長中的男女,各具我行我素性格,未必都能複製堅守父母輩那一套夫婦之道,幾多父母還不是為婚後的兒女煩惱 !
更多做父親的天真是自己幾十年血汗賺取得來的成就,為後輩打好基礎,希望兒女承繼他的事業,卻不知道人各有志,兒女都抱着「 好男不論爺田地,好女不論嫁妝衣」的獨立精神自己創業,成群兒女對祖業嗤之以鼻,看着創業兒女頭崩額裂的老太爺只好暗地裡乾着急。
上世紀有些玩家為興趣為保值,全副身家換取心愛的名貴古董瓷器和手動菲林單鏡相機,以為升值後可保子孫日後生活無憂,殊不知兒子對佛像花瓶字畫等古物無認識也無興趣,老頭子過世後全部珍貴藏品一起賤賣(手動相機也不值錢了),變賣得來的金錢,反而不惜高價購買自己童年時深迷過的機械卡通人偶,再說,二三十年後,人偶潮流過氣,兒子的兒子就會迷戀他那個時代的新玩意,又輪 到第三代厭 棄 第二代天 真 保留的「無 價 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