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通識博客 > 正文

「共享」方便 硬件須變

2017-09-15
■天津市一家自行車生產企業,工人在包裝共享單車車架。 資料圖片■天津市一家自行車生產企業,工人在包裝共享單車車架。 資料圖片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全球化+能源科技與環境-

【新聞背景】港城規未配合 車徑少難代步

近年,以環保為號召的共享單車席捲全球,成為了熱門搜尋詞。隨着共享單車陸續登陸世界各地,各種問題開始浮現。究竟它如何一炮而紅?其間遇到什麼阻礙?又引起了什麼社會問題?下文逐一深入探討。 ■張揚 特約資深通識作者

共享單車平台GoBee.bike在今年4月正式登陸香港,先後在沙田、馬鞍山等地放置了約1,000架單車試業,收費為每30分鐘5元。試業約兩個月,累積用戶已接近15,000人。

不過,共享單車的服務質素未如理想,外界劣評如潮;有單車更被發現丟棄在沙田城門河中,部分車尾燈損毀、支架彎曲,疑遭惡意破壞。

有本地評論指,香港的土地資源有限,泊車的位置較少,需要大量停車位的共享單車難以尋找合適的地段停放;與內地城市規劃不同,香港的主要道路都不設單車路,只有小部分地區設有作休憩或運動用途的單車徑,市民無法以單車代步上班。

「摩拜單車」海內外熱爆

另一方面,內地的共享單車市場同樣火爆,更成為投資者的新寵。共享單車平台「摩拜單車」早前宣佈,已完成超過6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創下了共享單車行業誕生以來的單筆融資最高紀錄。

「摩拜單車」在2016年4月在上海投入運營,之後進入北京、廣州、深圳、成都、天津、新加坡等城市。在今年首半年,用戶人數、訂單數目等都取得幾十倍的增長。

目前,它在海內外逾100個城市運營超過500萬輛智能單車,日訂單量最高超過2,500萬,註冊用戶逾一億,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共享單車平台、第一大互聯網出行平台。

【概念鏈接】

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 :是一種共用人力與資源的社會運作方式。它包括不同個人與組織對商品和服務的創造、生產、分配、交易和消費的共享,常見的型式有汽車共享、拼車、公共自行車、交換住宿等。在共享經濟體系下,人們可將所擁有的資源有償租借給他人,使未被充分利用的資源獲得更有效的利用,從而使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變得更高。

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跨越地域限制的進程,通過貿易、投資、技術轉移等,建立全球的生產和銷售網絡。經濟全球化有利國際分工以發揮地區優勢,提升全球生產效率並降低整體成本。

不過,由於不同國家的政治經濟力量不平衡,全球財富不均的狀況可能惡化,而跨國企業亦進一步壟斷市場。

跨國企業(Multinational Enterprise):是指在多於一個國家設立辦事處、分公司、生產線的商業機構。跨國企業依賴現代通訊和交通,將生產程序與推廣銷售擴展到世界各地。跨國企業大都來自已發展國家,規模龐大,部分資產和預算甚至超越一個小國,加上企業可決定其資金的流向,對全球政治經濟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力。

【小知識】內地促用戶實名註冊

共享單車在方便短距離出行的同時,因為市場無序發展、佔道停放等亂象層出,給城市管理帶來新的問題。

對此,交通運輸部早前發佈《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指導意見》),公開徵求意見。《指導意見》要求實行用戶實名制註冊,鼓勵運營企業推行「即租即押、即還即退」模式,並劃設配套的自行車停車點。

【多角度觀點】亂泊阻人車 倡設「定點自助位置」

以下是本港不同持份者對共享單車的意見:

政黨代表:共享單車優點很多,例如便宜便捷,每半小時5元;鼓勵市民運動健身,並可作為代步交通工具;推動環保,減排廢量,改善空氣質素,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宜居城市。

每項創新科技都會對某些傳統產業及法制有一定衝擊。例如對傳統單車租賃造成競爭;隨時隨地泊車則阻礙行人路及公共地方;假日繁忙時段,容易造成單車阻塞及意外等。

除非政府考慮調整法例及改變道路規劃,否則共享單車在香港暫時難以普及。

沙田區議員:雖然單車有權在公共單車停車處停泊24小時,但難以相信經營者會在24小時後移走單車。

沙田區議會曾就有關問題作出討論,議員普遍認為現時沙田區的單車違泊問題嚴重,有關公司的營運模式只會令情況愈趨惡化。

共享單車的商業行為對單車租賃行業帶來一定衝擊,同時反映現時香港的單車配套設施不足。隨着社會發展,舊有的單車租賃模式已不能滿足市民所需。共享單車模式無可否認滿足社會需求,意念可取。

香港發展租賃單車更合適的方法應為:政府在各區進行妥善規劃,撥出部分用地,設立「定點自助租賃位置」,並透過招標模式讓中標公司營運服務,既可滿足市民租用單車的需求,也可解決違泊問題。

時事評論員:共享單車是共享經濟的一種形式,為出行者帶來方便,也節約了生活開支。習慣自行車代步的市民再也不需要每家都備用自行車。

接連出現共享單車懷疑遭惡意破壞,被扔進城門河,內地也遇到單車亂放、私自藏有的問題,如香港般被人扔到河裡的還屬少見。共享經濟的一個常見的問題是需要有共享的道德。

大圍單車出租店負責人:政府容許共享單車經營者使用公眾泊車位來做生意,對傳統單車店不公平。共享單車影響了傳統單車店的生意。希望政府以公開招標形式引入共享單車,而非讓一間公司主導。

環保人士:如果只是在普通平路緩速代步,共享單車是不錯的選擇,其最大好處是毋須回到原點還車,理論上能讓市民作為日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或作餘暇的體育活動,符合環保的綠色生活態度。

【想一想】

1. 根據上文,舉例解釋共享經濟的定義。

2. 參考上文並就你所知,分析共享單車的利弊。

3. 你認為香港政府可怎樣推廣綠色生活?試加以說明。

【答題指引】

1. 此題是現象分析題。同學必須引用上文的內容及資料作答。

參考答案:共享單車是一種共用人力與資源的社會運作方式,包括不同個人與組織對商品和服務的創造、生產、分配、交易和消費的共享。常見的形式有汽車共享、拼車、公共自行車、交換住宿等。在共享經濟體系下,人們可把所擁有的資源有償租借給他人,使未被充分利用的資源獲得更有效的利用,從而使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變得更高。例子包括共享單車、Uber等。

2. 此題是影響分析題。同學可指出,共享單車的好處是推動環保,減排廢量,改善空氣質素,進一步提升香港的宜居程度。壞處則是佔用公共單車位,對泊位做成沉重壓力;使用者隨時隨地泊車,亦阻礙行人路及公共地方等。

3. 此題是影響分析題。同學宜代入政府角度,提出可行的建議。例如,以共享單車為例,香港政府可在各區進行妥善規劃,撥出部分用地設立「定點自助租賃位置」,並透過招標模式讓中標公司營運服務,既可滿足市民租用單車的需求,亦可推廣綠色生活。

【延伸閱讀】

1. 《共享單車新規:禁止向未滿12歲兒童提供服務》,《香港文匯報》,2017年8月3日,http://news.wenweipo.com/2017/08/03/IN1708030031.htm

2.《共享單車ofo今進駐泰國》,《香港文匯報》,2017年8月1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8/01/BN1708010003.htm

3.《英共享單車遭亂棄阻街》,《香港文匯報》,2017年7月24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7/24/GJ1707240017.htm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