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首:行業需更多人才 航空學院「1+12」生將有薪實習一載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健文)由香港機場管理局成立的香港國際航空學院與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合辦的「1+12」機場服務及運作證書課程,87名學員剛完成1個月基礎課程,將到15家服務機場企業展開為期12個月的實習,其間可獲全職薪酬,月薪由9,000元至1.2萬元不等。機管局主席蘇澤光昨日表示,課程反應理想,未來數年將增加學額。出席結業禮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致辭時指出,隨着「三跑」系統工程啟動,航空業未來需要更多人才,值得青年選擇作為終身職業。
航空學院自今年4月推出課程至今,已培訓逾1,200名學員。其中參加以「1+12」形式進行的證書課程學員,早前完成1個月的課堂和實地學習,及業界專家分享等授課部分,將獲安排在服務機場企業進行為期12個月有薪實習工作,之後學員可獲頒授相當於資歷架構第三級資歷水平證書。
蘇澤光盼為「帶路」育才
航空學院昨日在機場為課程舉行結業禮。蘇澤光在致辭時指出,「三跑」落成後,可為機場創造12萬個職位,故需不斷培訓人才,才可滿足需求。
他又期望學院可為鄰近地區以及「一帶一路」國家培養更多人才,令學院成為亞洲民航培訓中心。
他表示,證書課程反應理想,申請人數遠超所提供學額,故未來數年學額將增加,令更多有志於航空業的青年可入讀。
他透露,有15家服務機場企業為學員提供實習機會,涵蓋地勤服務、飛機維修、膳食服務及航空貨運等範疇。
糅合職前教育就業重要元素
林鄭月娥指出,課程為中學畢業生提供一個全日制課程以外的選擇,其特別之處是糅合職前教育與就業兩個重要元素,學員除可在課堂學習機場發展和整體航空業知識,又能在實習培訓中獲得實戰經驗,迎接職場的挑戰。
她又提到,香港機場是全球排名首位的貨運機場,也是全球第三大客運機場,去年的客運量更創新高,突破7,000萬人次。隨着「三跑」工程啟動,加上民航業持續迅速發展,香港航空事業未來的發展潛力非常龐大,值得年輕人加入作為終身職業。
她指出,特區政府一直推行多項措施,包括設立「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因應航空業的發展需要,提供各項資助及獎學金,加強航空業人才培訓。此外亦與法國民航局簽訂合作備忘錄,航空學院與法國國立民用航空學院將於今年底推出合辦課程,為本港、內地及區內培訓航空業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