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南京旅程完結,已十來天了,我應該好好靜下來寫一下感受。
最先浮現腦海的,自然是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遇難同胞紀念館。日軍的暴行,是對近代南京的最大傷害,幾十萬中國同胞遇難,南京的文化遺蹟也被毀壞。我感到痛心,也很疑惑,為什麼當時的政府如此荏弱,要人民飽受外敵屠殺與凌辱。
一條苦路,沿途重現着南京大屠殺的慘狀,妻離子散,婦女被強姦,孩子被炸死,媽媽抱着遺骸嚎哭。看着雕塑上悲慘的面容與扭曲的肢體,令人窒息。一個比足球場還大的萬人坑遺址,堆滿了碎石,下面埋的,就是當時遇難者的遺骨。更難以釋懷的是,日軍在佔領南京時,把中國、朝鮮婦女抓起來供日本士兵發洩獸慾,而這些婦女,大多有去無回,不是染病死了,就是被折磨致死。
日本到現在仍不承認在南京的暴行,不斷為自己洗脫。中國人要的,是認真的道歉,德國人可以向猶太人道歉,為什麼日本就不可以?
明孝陵中山陵景色怡人
我們也去看了明孝陵和中山陵。 明孝陵景色怡人,走道兩旁放着釵h動物石像,周圍枝葉扶疏,環境清幽,使人心曠神怡。陵的左側有一櫻花林。我們都進去觀賞拍照。櫻花在陽光的照耀下越發粉嫩。
櫻花林旁邊有一個小湖,湖面上飄滿了櫻花瓣,水光瀲灩,鳥聲細碎,叫人不忍遽去。導遊帶我們走過金水橋,到達明樓面前。城牆很高,可以想像士兵們爬牆、撞城門的激烈畫面。看着修復過的城牆遺蹟,在歷史長河裡,人是何其渺小。就算曾經留下多麼輝煌的東西,終會被時間帶走。
中山陵糅合了中國與西方風格的建築。導遊說,在天空中往下看,中山陵是一個鐘的形狀。走上中山陵往下看,都驚呆了,景色是無話可說的。藍空清澈,陽光和煦,雲層透薄,樹木茂盛,整個南京就是那麼的美。祭堂外,有三道門,分別寫着民生、民族和民權,是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綱領。緬懷先賢的豐功偉績,也是一種洗滌。
到南京,怎能不走走秦淮河。整個秦淮河段充滿了古典美,有中國式的建築和道路,讓我如同置身千年前的中國。江南貢院前,立着寫上「天下文樞」的牌門。導遊說,江南以往是中國的文化樞紐,所有有識之士都會來到這裡。院裡擺放着歷朝歷代科舉、武舉的資料。我看了一下試卷,才知道以前的考試實在太厲害了。不僅字要寫得漂亮,而且又要寫得多,寫得好。要從這些人才中脫穎而出實在不容易。
當地中學生參與度高
第四天我們到了一所中學參觀。那裡的學生都很活潑健談。我們觀摩課程,發現南京學生與香港學生不同的是,他們的參與度很高,老師問什麼,他們都會回答。下課後,他們又會跑到操場放鬆下,因為這樣能夠利於課堂上集中注意力,不會發睏。那天的自由活動時間,我們說想要打羽毛球,那裡的學生便陪我們打。他們一位男生打羽毛球技藝高超,每一球都很有力,實在精彩。
在南京這幾天,雖然很累,可是懷抱充實,因為我一直以來都想到南京去。這裡有着中國的光輝與繁榮,卻又承擔了近代中國的深沉苦難,一處繁榮與傷痛共存的名城,已深深嵌在我腦海裡。■樂善堂梁銶琚書院 盧宜穎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