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一月的手鏟釋宛丘--淮陽平糧台古城遺址考古發掘成果展,日前在河南博物院開幕,集中展現國家文物局文化扶貧項目支持地方文化事業發展和平糧台遺址近40年來的考古成果,亦是該遺址出土文物首次集中亮相,共展出140組(450多件)精美文物和考古發掘工作圖片數百幅、實物數十件。■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馮雷
平糧台古城遺址是我國龍山文化考古學上的一項重大發現,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被評為「二十世紀河南省十大考古發現」之一,2016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全國《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遺址發現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1979年至1989年,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原周口地區文化局對其進行聯合考古發掘,10年中共發掘面積4,532平方米,確定其為一座龍山時期的城址。2014年至201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再次對其進行考古發掘,共揭露面積2,500平方米,在遺址測繪、考古勘探、考古發掘和田野考古數字化的探索與實踐等方面取得重要收穫。
最先進的排水設施
據悉,到目前為止,平糧台遺址共完成考古普通勘探面積20萬平方米,重點勘探面積1萬餘平方米,專家認為,平糧台史前古城的發現為研究我國尤其是中原地區早期國家起源、社會複雜化進程、城市建築歷史、青銅冶煉技術發明等提供了珍貴物證,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線索。
平糧台遺址正方形的城址規劃開拓我國古代都城方形建制的先河,它的南北兩門大體居中且方形城址的佈局已具有中軸線對稱的雛形,南城門附近鋪設的三組陶排水管道,節節相套,兩端有高差,便於向城外排水。這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規劃最為先進的排水設施。
有學者根據南城門兩側的門衛房和頗為講究的高規格建築推測,平糧台古城應屬雛形的城市或都邑。整體上看,土坯的使用、門衛房和排水管道的設置,充分說明4,300多年前先民們在早期城址建設上的創造精神。
展現40年考古成果
本次展覽分為「發掘.研究」、「保護.利用」、「 薈粹.詮釋」三個單元,集中展現了國家文物局文化扶貧項目支持地方文化事業發展和平糧台遺址近40年來的考古成果,對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淮陽縣平糧台古城遺址博物館、淮陽縣博物館4家單位收藏的平糧台遺址出土文物進行了第一次集中亮相,共展出陶排水管、越王劍、龍形玉珮、玉璧等各類精美文物140組(450多件)和考古發掘工作圖片數百幅、實物數十件,涉及陶、骨、石、蚌、銅、玉等多種材質文物。據文獻記載和文化屬性分析,平糧台遺址即是史書記載的「太昊之墟」、「神農故都」。
本次展覽展示了龍山時期平糧台古城及其最新考古成果,系統揭示古城排水設施、南門門衛房、車轍痕、排房基址、墓地的規劃佈局,全面展示平糧台這座4,300年前的龍山文化古城的建築魅力、歷史價值及其發掘過程。平糧台遺址還發現了大約200多座戰國楚墓以及兩漢時期的墓葬,墓中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集中體現了戰國至漢代高度發展的物質文化,其中的楚墓為公元前278年至公元前241年楚國都於陳郢的歷史提供了可貴的研究資料。
打造遺址保護示範基地
展覽亦涉獵平糧台遺址上戰國楚至漢代墓葬出土的文物精粹,如越王劍、巴蜀劍以及大批玉器等,為楚國後期都陳的歷史以及漢代淮陽的歷史狀況提供了難得的原始資料。此外還展出平糧台遺址發現的龍山時期卜骨、陶鳥,為研究中原龍山至商代的骨卜習俗提供了線索;眾多陶鳥的發現,又為當時人們的信仰崇拜尤其與東夷民族鳥崇拜的傳說可以關聯;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劍等,為探究戰國時期楚越關係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淮陽平糧台古城是中原地區現存形制最為規整的龍山時期城址,其所體現的規劃理念和建築工藝,為我國的城市建設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為更好地保護遺址,進行有效的文化資源開發和管理,文物部門現已制定了平糧台遺址的保護規劃,並申請進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力求在遺址保護科學化、環境生態化、考古系統化和整體可持續化的基礎上,將考古科研成果轉換成能夠為更多行業和更多公眾所利用的社會文化資源,將平糧台古城考古遺址公園創造成一個東方古人類遺址保護的示範基地。據悉本次展覽將至12月15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