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經濟 > 正文

科研成果應本地產業化

2017-12-13
■暨南大學封小雲指,香港不應該把科研成果放到深圳產業化,「把播的種子讓人家收割」。 資料圖片■暨南大學封小雲指,香港不應該把科研成果放到深圳產業化,「把播的種子讓人家收割」。 資料圖片

封小雲:香港有條件發展生物醫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婉玲、周曉菁)昨日在香港舉行的「2017『中國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上,與會專家稱,「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發展轉型打開新發展機遇,但同時香港也面臨新挑戰,認為香港在新時代應該重新定位。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封小雲指出,香港有條件發展生物醫藥,不應該再把科研成果拿到深圳產業化。

封小雲指出,香港在粵港澳城市群的角色現狀屬於城市群中對外經濟聯繫之地理節點、對外經濟總部集聚地,是中國的資本運營、配置中心與首要城市;珠三角地區高端產業發展的物流配置樞紐;以及粵港澳區域的高端消費市場。

建大灣區文化創意都市

她提到,在未來「一帶一路」全球化的過程中,香港應重新取得非常重要的四大角色:第一,香港應該是生產、零售全球化下的跨境電商物流樞紐,其中香港機場的角色非常重要;第二,是珠三角世界級服務型製造的高端服務鏈條;第三,是中國內地「一帶一路」新供應鏈的世界級服務中心,例如提供金融、風險管理及科技創新等服務。第四,是大灣區城市群中西融合的文化創意都市。

科創中心要考慮產業化

至於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思考,封小雲認為,香港考慮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時,不應該再把科研成果拿出來放到深圳產業化,「也即是說把播的種子讓人家收割」。她認為,生物醫藥完全有可能在香港發展,並舉例指,紐約的生物醫藥產業是美國領先的製造業。

出席論壇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表示,從全球層次看,香港具有東西方文化交匯地的獨特優勢;從國家層次看,香港具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從區域層次看,香港具有粵港澳合作中的國際化領銜獨特優勢。

王一鳴:支柱產業挑戰大

不過同時,王一鳴指,香港亦正面臨幾個挑戰:例如對國家發展的傳統中介功能逐漸萎縮,支柱產業面臨日趨激烈的競爭壓力,向知識型高增值方向轉型面臨諸多困難,社會結構問題和發展空間局促影響香港功能發揮,內地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將影響香港自由港優勢。

王一鳴認為,大灣區建設將為香港帶來機遇,將香港高增值服務與灣區高技術創造業的產業整合,令香港支柱產業轉型升級,讓香港金融機構跨境拓展業務和建設金融後台服務基地,以及在交界地區打造科技創新和產業的結合地。香港應該從「引進來」的中介,轉向「走出去」的平台。

陳茂波:把握「帶路」商機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於論壇致辭時表示,在國家「一帶一路」倡儀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方面,港府亦會積極和各界攜手,把握好它們帶來的未來的龐大機遇。

他舉例,與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同發展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可以建設成為大灣區的國際創科中心;上月與東盟簽訂了自由貿易協議和相關投資協定,亦進一步加強香港作為貿易和投資樞紐的角色,把握好「一帶一路」的商機。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等出席了活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