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網人網事】一則謠言的誕生

2017-12-18

狸美美

某日飯局席間,有朋友興沖沖給大家科普「最新互聯網動態」:「馬化騰真是有眼光、有勇氣呀!微信譽滿全球不說,他開的『共享醫院』也在杭州開業了!就在杭州大廈501城市生活廣場,下面購物,上面看病。下面逛完普通商場後,再溜達到上面接着逛『醫療商場』。共享經濟又一里程碑,人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望得到解決......」同桌們不少都跟着激動莫名,歡欣鼓舞,但小狸卻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小馬哥」率先在杭州開共享醫院?那不是踩了「馬爸爸」的地盤?需要去樓上看病的人還會有心情去樓下逛商場嗎?共享經濟的重要特點是只搭平台不提供商品,而這實打實地十好幾層樓的硬件投入是怎麼個意思?處於黃金地段的這個所謂「醫療商場」,價格如何?真能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嗎?

帶着一肚子狐疑,飯局散後,小狸第一時間上網猛搜,一搜不要緊,滿屏都是「大顛覆!共享醫院來了!」「共享醫院來了!馬化騰宣佈企鵝醫院正式開業!」「首家『共享醫院』獲批,馬化騰入局,邊逛街邊看病的醫院你見過嗎?」看標題的話,會覺得席間朋友的慷慨激昂真心沒毛病,但點開細看,就發現事情根本是另外一副樣子。

首先,杭州的所謂「共享醫院」和馬化騰沒有半毛錢關係,網傳--注意是網傳馬化騰開的是叫企鵝醫院。在此引入第二條爆款新聞,叫做「中國雙馬打造『共享醫院』」,這則新聞於9月19日在網絡自媒體上井噴,內容為「當天,馬雲在杭州開醫院,馬化騰在成都開醫院」,並極力營造翻身農奴把歌唱的語言氛圍,包括「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醫院不改變,我們再改變醫院!」「如今,難過的將是傳統醫院!」文中更配有馬雲在門診樓前微笑的照片,以及「企鵝醫生」--注意是「醫生」的室內圖片。至此,杭州的醫院似乎有主兒了--馬爸爸,嗯,這個看上去的確比小馬哥更符合邏輯。甚至有報道還給醫院起了名字叫「阿里共享醫院」。

然而,井噴當天晚些時候,騰訊的「企鵝醫生」大V就發表了嚴正聲明:「企鵝醫生是一家互聯網+實體醫療併線發展的健康服務科技公司,是由騰訊、基匯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醫聯共同投資的獨立法人,與馬化騰先生個人行為無關。企鵝醫生並沒有開設網傳的所謂醫院,而是綜合門診執照。」另一邊廂,阿里巴巴集團負責媒體對接的人員也對記者確認,網絡熱炒的共享醫院是假消息,馬雲那張照片確係PS。至此,杭州的這家「共享醫院」被 證 明和 二 馬 均 沒 關 係。

其次的一個真實情況是,這家所謂的「共享醫院」並不能滿足人民群眾關於「終於不用再到醫院排隊了,醫療費用又要便宜了,藥品價格又要下降了,傳統醫院將要被革命了!」的最終幻想。因為有記者實地考察後發現,這間「醫院商場」走的完全是高端私家路線,比如僅預約費就高達800元。老百姓們可以洗洗睡了。

最後一個真相是,就如前文所說,共享經濟的標準模式是整合社會閒散資源對接海量用戶,其重要特點是只搭平台不提供商品。而杭州這家「醫院商場」的模式是以杭州全程健康醫療門診部暨邵逸夫國際醫療中心提供醫技、科室、藥房、手術室等服務共享給其他想「拎包入駐」的優質診所和醫生創業者,說白了,是「租賃」,而非「共享」。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