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藝粹 > 正文

敢觀舞台:2017舞蹈回顧:重演不斷

2018-01-20
■曹德寶《順》。主辦方提供■曹德寶《順》。主辦方提供

文:聞一浩(本欄由本地知名評論人聞一浩與梁偉詩輪流執筆,帶來關於舞台的熱辣酷評。)

回看2017年舞壇,除了之前提及的演出及現象--以眾籌/集資方式令重演及赴外交流的計劃得以實行,年前的文化交流計劃陸續開花結果--去年還有若干的現象可以討論,篇幅所限,只能先談重演這現象。

過去我們一直詬病香港的獨立演出重演的機會太少,由於演期短,好的演出錯過了就沒機會再看,而作品也沒有精益求精的機會。雖然康文署有所謂「續舞系列」,但並非重演,而是讓編舞可以繼續發展其作品。

2017年則有可喜的變化,除了李偉能及邱加希的《re:do》、東邊舞蹈團的《燃脈》等個別的重演節目,十一月兩個大型活動--藝發局主辦的「賽馬會藝壇新勢力」的舞蹈展演及城市當代舞蹈團主辦的「城市當代舞蹈節」中,本地節目都是重演,若連同於本月初舉行的「香港比舞」,三個月內(雖然橫跨兩個年度)總共重演了24 個作品,其中李德的《Here it is》更是同一月內重演兩次,李偉能的《回聲摺疊》則一年內重演了三次,三個月內重演了兩次。一下子將過去兩三年本地較佳的年輕及中生代編舞作品重新推到觀眾面前,可說是一次新一代編舞的大檢閱,但也形成了互相競爭及觀眾被迫取捨的問題。

當資源不再集中於一個機構,加上資助政策的側重,自然百花齊放。創作人能夠重演優秀的或具潛質再發展的作品絕對是好事,但擠在一起的重演日期只會逼令有意入場觀眾作取捨。各主辦機構實需加強溝通及協調,讓彼此所花的心力得到最大的效果。

而且,以展演及藝術節形式重演,大家都希望能與零散的個別演出重演有所不同,能夠造出聲勢之餘,也為藝術家提供更多的機會--這包括改進作品,又或者增加曝光的機會。綜觀而言,這次的幾個藝術節的側重點並不相同:「城市當代舞蹈節」其實是以海外業界人士、策展人、藝術節或藝術中心負責人為對象,而非本地舞蹈觀眾,有點像展銷會。除了開幕節目、黎海寧2006年作品《證言》於晚上演出,其他重演的本地作品都安排在下午演出,入場以海外「買家」及圈中人為主。看過的作品除了因應場地而有所調整,基本上沒有大的變動。

而「賽馬會藝壇新勢力」是集合演藝及視藝與跨媒介的一次大型展演。但就舞蹈部分,則主要是將近年藝發局帶過到韓國首爾、德國杜塞爾多夫、澳洲阿德萊德和台北等地的藝術博覽會或藝術節的舞蹈作品,放在一起,重現於香港舞台,有點像藝發局的一張推廣成績單。演出之外,也有舉辦工作坊及社區活動。既然以藝術節形式進行,藝發局可以更為積極地策劃演出,像壓軸節目「游山行」系列(不過,在原本的節目及售票指南,並未列有這個系列)般,讓曹德寶及黃靜婷等編舞作不同嘗試。

能夠有「更多可能」是必須的,在楊春江出任藝術總監的「香港比舞」便示範了一例。「香港比舞」是一個連結韓國、日本及台灣等地的藝術節/機構的舞蹈交流網絡中的一員。今年一月初首次舉行,共八個本地重演作品和六個海外演出分成三個節目進行,每個節目均有本地及海外演出,令觀眾不只是入場觀看重演之作,還有機會看到其他地區的作品,增加入場的意慾和效益。而本地作品有機會被邀請到交流網絡的藝術節演出,與更多的觀眾及創作人會面。這對創作人來說,是相當好的機會。而且,雖然是重演的作品,編舞亦有重新發揮的空間,最明顯的例子是曹德寶的《順》,由首演時的獨舞變成這次的七人舞(據悉群舞是原初的構思),中心題旨頓時清晰得多,整體演出的力量也加強了;毛維及黃翠絲的《地圖》精減後緊湊了,白濰銘的《 900"》也較首演時進步。在這裡,我們看到重演不一定照演如斯,藝術節的策劃人能夠認識到這點,給予協助,我想是很重要的。

說回來,能夠有這麼多的節目獲得重演機會,反映了近年舞壇的蓬勃情況,也可見年輕編舞的日漸成熟,作品水平日益進步。當然,我們不應該像以往般拔苗助長,但下一步,也許是時候可以考慮提供創作長篇的機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