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曆新年將至,就讓筆者介紹有關農曆新年的典故吧。
「年」是形聲字,根據甲骨文的寫法,上面是「禾」字,下面是「人」字。而根據《說文解字》解釋:「『年』,從禾從人,穀孰(熟)也」。即是年是五穀成熟的時候。如果五穀皆熟,那年便稱為「大有年」。
年獸怕紅色 聲音 火光
也有傳說「年」本是一種巨大而兇猛的怪獸,冬天食物短缺時會吃掉禽畜,甚至吃人。百姓不堪其擾,於是想出一連串的方法希望趕走年獸。
這些方法與我們現在過年的傳統習俗有莫大的關係。過年的幾個重要日子,相傳是源於驅趕年獸的過程。如大年初一,有傳人們為了讓自己的後代子孫記得趕走年獸的這個故事,就把天明後的早晨稱「年」,年初一就是成功渡過「年」的第一天。除夕亦即年卅,這晚有守歲的傳統。有傳這是大家守着碎竹節等待的過程,守「歲」就是守「碎」竹片的諧音。
古人發現年獸害怕3種東西,一是紅色,二是聲音,三是火光。《荊楚歲時記》載: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謂之端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
《神異經》也有相類似的記載:
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長尺餘,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則令人寒熱,名曰山臊。人以竹著火中,烞熚有聲,而山臊驚憚遠去。
雖然此處沒有提及爆竹用以驅趕年獸的記載,但隨年代久遠,或以訛傳訛,燃點爆竹發出的火光及巨響早已成為能嚇退年獸或其他鬼怪的武器,這亦成為了過年的傳統。
「紅色」之所以成為過年主要運用的顏色,除了紅色在我國有喜慶的象徵外,相傳年獸畏懼紅色。傳說年獸某次闖村覓食,發現某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院內傳來「砰砰啪啪」的響聲,年獸竟嚇得不敢往前。屋內住了一老人,他深知年獸特性,特意身披紅袍開門,把年獸嚇得落荒而逃。
其他村民看到老人成功趕走年獸,都來他的家恭賀。他們發現老人家門上貼着紅紙,院內尚有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還有燃點着的火。
通晚安然無恙 向親友「拜年」
人們自此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通晚守歲。初一一大早,大家都安然無恙,便到各家各戶,向親朋戚友道賀問好,這便是「拜年」的由來。
農曆新年不僅是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亦包含了百姓對未來日子的期盼。
若去年有不如意的事,人們會藉着大掃除清潔家居,寓意把晦氣掃去,新一年便有新的開始。王安石《元日》一詩,正好寫出了送舊迎新的景象,筆者以此詩作結,祝願各位新一年更上一層樓: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吳一敏 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中文科主任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