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適逢五年一次的換屆工作,順利實現新舊交替。不少初次參與全國兩會的香港委員都說,能夠在國家層面上共商國是,感受殊深,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最新進展,委員都對香港如何藉此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十分關注,而身為香港委員,他們更感到任重道遠。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昨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長達13天的政協會議會期結束,也意味委員正式展開未來5年的政協工作。
身為政協新人的香港特許測量師劉炳章,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說,自己對首次參加全國兩會有很多感受。
「我來之前都沒預計會如此嚴肅、嚴謹、有紀律,還有會議議程甚多,但是港澳委員都很認真投入,在小組會議有很多人舉手發言,但是因為有太多人發言,有人差點沒機會講。」
河套有助青年「三業」
劉炳章說,兩會議題牽涉不少香港部分,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機遇,作為港澳委員有更切身的感覺。「我1984年就往返京港兩地工作,30年來,我有幸親眼見到國家的巨大發展。我希望能讓香港年輕人更明白到香港與內地的融合只會越深、越廣、越大,倘不參與就會失去很多機遇。」
他舉例,國家改革開放40年來,深圳經濟總量由2億元上升到現在的2.2萬億元,目前已超過香港;同一時間裡,香港人均總值才由3,000多元增至現在4萬多元。以前深圳近水樓台借助香港發展,現時香港要跟茞`圳發展高新科技。
劉炳章認為,深圳河套區能夠為港深合作提供良好機會,「內地有研發、稅務等政策扶持,而香港有低稅率、自由港、知識產權保護等優勢,將香港上游的研發成果與深圳中下游的產業相給合,能夠打造一個國際創新科技合作平台,吸引海內外高端科技人才、學術機構、研發機構,一同進駐大灣區這個區域。」
他強調說:「深圳是特區,深圳裡面的前海也是特區,將來為何不能將河套區也發展成為特區?所以我認為,深圳河套區發展將來能提供很多機會給香港年輕人參與其中,無論是就業、創業,或是學習、交流,香港年輕人都能在大灣區尋找到出路和方向。」
兩會訊息向港人表達
民建聯主席李慧k同樣是全國兩會的「新面孔」。她坦言,得以親身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參與其中,尤其是在現場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等重要文件,感受甚深。
她續說,今年適逢國家經歷體制上的改變,憲法修改都已進行。隨茯F協會議結束,她會將兩會中國家的正面訊息,向香港市民表達。
新界社團聯會會長梁志祥作為政協「新丁」,坦言對兩會事務尚未完全熟悉,但一直積極投入,未請過一天假。他說,兩會期間,委員們都對政協主席的工作報告、「兩高」報告等文件作出討論,內容十分充實。
他認為,政協委員是一份榮耀,工作意義重大但任重道遠,未來他會繼續將港人對不同事情的看法,持續地向中央政府反映。同時,借助政協平台向中央直接反映港人的意見。 ■香港文匯報記者 沈清麗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