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去年3983宗中毒 部分涉誤服

2018-03-16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晉傑)香港去年共發生3,983宗中毒個案,39人因而死亡,香港中毒諮詢中心指出,部分人的中毒原因為誤服外貌看似食物的日常用品,例如有人將日文的「湯」(實則為熱水及浴湯之意)誤當成可以飲用的湯而將浴鹽誤作湯包;有小朋友將帶有香味的水管清潔棒當成糖果。醫生提醒市民向親友送禮物時可說明禮物的用途,家長亦應妥善放置家居用品,避免小童誤服。

香港中毒諮詢中心昨日公佈,本港去年共有3,983宗中毒個案,數字雖較前年的4,074宗輕微下降,但繼續有市民因誤服看似食物的家居用品而中毒。

除中心過往已經公佈過的洗衣球外,中心亦首次接獲市民因為誤服日本浴鹽及水管清潔棒的個案。

誤解日文「湯」意 以為粟米湯

基督教聯合醫院臨床病理部副顧問醫生陳志強表示,去年下半年有一名50歲男性誤將朋友送贈的日本浴鹽當成湯水飲用,「他看到包裝寫有『××湯』,看到圖案以為是粟米湯,於是開水來喝。」

涉事病人一喝便發現味道不妥,喉嚨感到灼痛,於是到醫院求診,最終並無大礙。

陳志強指出,浴鹽的成分包括礦物鹽,誤服有可能引致嘔吐、腸胃不適等問題,提醒市民日文的「湯」是指熱水及浴湯意思,並不能飲用。

暖包當芝麻糊 食到成胃鐵粉

本港去年下半年亦有兩名分別15個月及17個月大的小朋友將新推出市面的水管清潔棒當成糖果服用,幸兩人的父母均即時發現,並將小朋友送到醫院檢查,二人均無大礙。

陳志強指出,有關產品含消化酵素及強鹼,進食後或會令食道及胃壁受損。

有80歲伯伯則於5日內將3包暖包當成芝麻糊進食,送院後發現腸道及大便中充滿鐵粉,醫生要處方通便藥助他排出鐵粉。

陳志強指中心近10年都有發現同類個案,個案中的伯伯雖然沒有後遺症,但指台灣曾有人因為誤服暖包而出現胃潰瘍。

基督教聯合醫院臨床毒理部顧問醫生謝萬里呼籲市民送禮物時可向收禮者講清楚產品用途,市民家中有長者或小朋友,使用有關家居產品時要特別留意,將未用完的產品放在安全地方,避免小朋友觸及,並建議家長在使用水管清潔棒後以釘書機包裝好未用的棒,減低小朋友誤服的機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