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戲曲天地 > 正文

【戲曲視窗】難解的結

2018-03-20

近日出席多個戲曲團體的春茗,西九戲曲中心的開幕事件都成為話題之一。有朋友問:如果是我負責西九戲曲中心的開幕日節目,會找「八和」抑或「任白基金」演出?我的回答是「可能的話,會找龍劍笙、梅雪詩;做不到的話,便找陳寶珠拍梅雪詩。身為製作人,一定考慮找最紅、最受歡迎的藝人來撐場;『八和』或『任白基金』根本不是問題,只要他能提供我要的人選便是了。」該朋友忽發奇想,建議由陳寶珠拍梅雪詩代表「八和」參加演出,豈不是皆大歡喜。我嘆一聲:「難!」

我1988年起加入第五台後,開始接觸粵劇界,發現一個奇怪現象,當時兩大班「頌新聲」和「雛鳳鳴」都極少參與「八和」主辦的活動,前輩說「仙鳳鳴」也是如此,後來的「鳴芝聲」情況相同。究竟「仙鳳鳴」、「頌新聲」、「雛鳳鳴」為何與「八和」保持距離呢?我不知道原因,也不好意思向白雪仙、林家聲、龍劍笙、梅雪詩等關鍵人物提問,唯一知道「鳴芝聲」班主劉金耀引進商業競爭模式營運戲班,使戲行中人深感不快,並排斥他,所以劉先生少有參加「八和」會議。

據我所知,外間團體有段時間不願意找「八和」合作,因為該會很多事務均要通過開大會的程序才能落實,過程中又要吸納資深會員的意見,那些意見又未必符合原來的構思或計劃。 當時,我感覺「八和」的執事不僅「離地」,作風也很「家長式」;不過,十多年來在汪明荃主席領導下,「八和」作風日趨開明,能與不同部門、團體和單位合作,為保留粵劇藝術傳統和培育人才作出重大貢獻。但至今該會還有一個難解的結,就是不認識政府或公營機構的遊戲規則。始終粵劇行重人情、講關係的傳統仍然發揮影響,忽略政府或公營機構須根據「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釐訂遊戲規則,像活化古蹟這類項目,原本就有既定政策,例如經營者要自負盈虧、符合某類社區需要等等,了解了便知勝出率的多寡。作為推動該項目的官員當然是愈多團體遞交申請愈好,因為他也要向上頭交出成績。

上述情況極可能在未來三、五年獲得改善,因為現時活躍舞台的青年演員,其中不乏具高學歷或曾接觸不同界別者,應付各種行政程序的能力理應較強,玩遊戲規則便不會吃虧。 ■文︰葉世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