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 火
每年元宵節都在不同的地方過,就是沒有在家鄉泉州過。
過去元宵節也曾接過邀請,可是抽不出空,今年元宵節,又接到邀請,我立即答應。
真想一瞻泉州元宵節的風采。
元宵節,閩南人更愛稱上元節。上元節很古雅,淵遠悠長。
在中國國教─道教的說法,上元節為天官大帝(即堯帝)的生日。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合稱「三元」。分屬天、地、水三官大帝的誕辰。
上元節的稱謂,可追溯至秦漢。漢末道教尊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
秦末對此已有記載:「正月十五燃燈祭祀道教太乙神」。所謂「上元」,是農民祈求豐收的日子,也是道教的天官誕。人們在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
記得童年的家鄉,也一直沿用上元節。元宵節是後來的說法。在隋唐才改叫元宵節。泉州元宵節之吸引,因為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此次在泉州過元宵,最熱鬧是夜逛前門街賞燈。我們是七時許去的,長長的前門街已是一片浩浩蕩蕩的人海。大都是闔家扶老攜幼一起去賞燈的。
泉州燈飾品類繁多,計有蓮花燈、百花燈、琉璃燈等,還有刻紙、針刺、料絲鑲裝等特殊工藝。燈飾來自各個行業、社會或個人,懸掛在街道兩旁走廊的天花上,也有掛在樹上和燈柱上,難怪遊人無不舉頭仰望這一奇觀。遊人接踵摩肩,後浪推前浪,只能一直逕往從前走,不能稍作駐足。
據同行朋友說,起碼有二十萬人。我不禁想起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詩:「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詩人描繪的是宋朝元宵花燈如海,煙花如星雨。但以之用於今天的泉州元宵也是若合的。
可見泉州人賞燈之興致,比之宋人更有過之。元宵節本來還有猜燈謎,把各種燈謎寫在紙條上,放在花燈上,猜中的人還能得獎勵。
這一閒情已難再。至於辛棄疾筆下的「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況味已無從尋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