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不少居於內地而又擁有香港居留權的學童,對在內地接受中小學教育有一定需求,惟他們卻因為沒有內地戶籍而未能享受內地免費義務教育。此外,歷年來,不少在香港出生的「雙非」或「單非」(父或母非港人)兒童,漸漸步入讀書的適齡階段。由於他們的家長本身長居內地,同樣希望子女能夠在內地接受義務教育。
然而,若這些香港學童希望申請取回內地戶籍亦面對不少困難,例如內地有關部門要求申請人註銷其香港居民或永久居民的身份,才可辦理當地入戶,但香港基本法只有「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的規定,即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後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7年以上,卻沒有「放棄」或「取消」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提述,不少申請人因而無法註銷香港永久性居民的身份。面對戶籍上的限制,這些學童的入學選擇十分少,若未能忍受長途跋涉地到香港跨境上學,就只可以支付昂貴學費入讀國際學校。
為進一步完善港澳居民到內地獲得義務教育的制度,部分城市已放?有關規定,容許香港學童接受當地中小學義務教育。例如深圳市教育局本年放寬入學限制,容許市內各區的港澳籍學生於2017/18年以計分制報讀深圳市的公立學校。此舉一方面可便利「雙非」或「單非」兒童在內地就學,加強兩地學童的交流,另一方面亦紓緩本港學額不足的壓力,值得參考及進一步推廣至其他省市。
就此,民建聯在兩會上提出了幾項建議,包括讓獲准返回內地定居的港人,同樣享有內地戶籍制度下的教育權利。內地主要城市應參考深圳及相關城市的做法,讓港澳籍的學生可以申請參加積分入學,接受當地中小學義務教育。
此外,亦應進一步優化相關的手續,包括辦理入學及各項證明等,讓香港學童可以更便利地接受內地義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