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編鐘
按宋《王復齋鐘鼎款識》考證,「方城范氏鐘」乃公元前433年東周考王時期列國爭雄間楚惠王熊章所鑄之物, 距今二千餘年矣!參閱《積古齋藏宋拓本摹刻》影印,原鐘,全銘鑄三十一字,拓本有宋石公輔及元王蒙識章, 可斷為真拓。
編鐘「唱歌」原理
相同銘文的曾侯鐘不止一件, 全球首次發現曾侯古鐘乃在宋代, 當時在湖北省安陸出土兩件相同銘文的曾侯鐘,其中一件乃「方城范氏鐘」。出土編鐘正、側鼓有不同的標音銘文, 測音結果同一鐘可發出二個相差三度的音符, 全套編鐘音域達五個半八度,被譽為世界奇跡。
此鐘鑄成「合瓦形」, 原來也大有學問, 圓鐘只能發單音,而且餘音很長,六十五鐘演奏起來,此音未消, 彼音又起, 調不成曲,「合瓦形」則一叩一音,亮而不悠。宋沈括《夢溪筆談》謂之:「圓則聲長,扁則聲短」。即是此意。「合瓦形」又能產生音波對稱與反對稱振動, 叩正鼓發正音,叩側鼓鳴另音,雖然基調不過是「宮(do)、商(re)、角(mi)、徵(so)、羽(la)」, 卻可抑揚頓挫,變化萬千。由是觀之,銘文「穆、商、商」三字,推斷鐘為C 音正鼓, D音 側鼓。
古已制定的製造比例
第三件「曾侯鎛鐘」, 便在當時與六十五件編鐘一同出土。乃楚惠王專誠送往西陽贈與曾侯乙, 而陪葬曾侯乙的, 卻僅此一件而已。鐘用青銅鑄,純銅呈紅色,稱紅銅。較軟也易變形,不適宜鑄造,摻入錫鉛使硬,顏色也變為青銅。 按現代一系列金屬含量與音質對比實驗, 發現當錫含量低於13%時,音色單調、尖銳;當錫含量為13%- 16%時,音色渾厚、圓潤、悅耳。
原來編鐘的外形、各部位的尺寸和壁厚都有規格和比例,在古代已然制定,工匠和樂師實際上都已掌握工藝和音質的結合。唯後人不知而已!
從銅器的結構, 使用了不同的鑄造技巧和接合方法, 本體用「渾鑄法」, 即用泥模一次鑄成,附件用「分鑄法」,即分別鑄造再焊合, 乃自周以來的傳統方法。至於透空附件,則用蠟代替泥模,澆鑄時,蠟遇熱溶化,無需脫模,適合澆鑄較複雜的器物, 謂之「失蠟法」, 當時屬於新猷,此鐘糅合了不同技術、計算和規格鑄成,可謂「工」、「藝」大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