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提到本地粵劇職業班的環境堪虞,每年過千場演出,可能只是政府資助營造的繁榮,繁榮背後,隱藏了大部分職業粵劇團無法自負盈虧的事實。在這情況下,多一個他們無法負擔租金的演出場地對發展本地粵劇幫助不大。2005年中,香港藝術發展局轄下的戲曲組成立了一個「戲曲界關注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計劃工作小組」,這小組曾向政府提交一份意見書,說出戲曲界對西九戲曲場地的期望,內容綱要包括「傳統文化藝術的承傳」、「培訓下一代戲曲人才」、「戲曲專用場地和設施的建議」及「營運方式」。
「營運方式」一項清楚表達「戲曲界普遍關注日後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的營運和管理方法,擔心營運費過高,令票價高昂,觀眾因而卻步於演出門前;因此,我們認為政府公開各發展商的財政預算,讓業界了解情況。此外,政府在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提供的場地,租金須合理,好讓劇團可把更多資金投放於製作上,進一步提升演出水平。將來,亦期望有戲曲界代表進入管理架構,作為管理層和戲曲界的溝通橋樑」,可見戲曲界一直非常關注演出場地的租金水平。到了票價追不上通脹、票房收益追不上開支增幅的今天,租金的多寡影響尤大。
我在2005年就當時戲班運作寫了一篇題為《粵劇生存的空間》的短文,指出香港粵劇未完成「劇場化」的原因︰「...經過接近半世紀,香港粵劇『劇場化』至今仍在起步階段,箇中原因,與市場的消費力有莫大關係。作為商業演出,班主最重要是把票價定在一個市場可接受的水平。由於大部分粵劇觀眾都是中、老年人,平均收入不太高,票價訂在八十至二百五十元之間,大致可符合他們的承受能力。若以一千人入場,平均票價為一百五十元,剛好抵消大型班一晚演出的開支。現時戲班為吸引觀眾入場,戲碼天天換,很難運用攤分成本的方法來減低支出,要封虧本門,就只有另闢蹊徑。戲曲傳統是佈景、服飾、道具可以循環再用,不必每一齣戲做新的,大大降低營運成本。另外,劇目也以演舊戲為主,新劇目較少,慳了劇本創作費。加上粵劇老倌熟習各種不同的排場,不像其他形式的舞台演出,需花不少資源在綵排方面,所以大大節省綵排時間和開支。輕省的製作費用,使票價維持在觀眾可接受的水平,吸引戲迷捧場,是香港粵劇爭取生存空間的重要因素。」
2005年,不少紅伶具票房號召力,故能以低成本來保持自給自足的運作;到了今天,靠票房收益可以生存的戲班,幾稀矣!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