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解決朝核危機要靠誠信而非「忽悠」

2018-05-29

宋忠平 鳳凰衛視評論員

特朗普5月27日在推特表示,相信朝鮮有強大潛力在未來成為一個經濟強國:「我真的相信朝鮮有很大的潛力,有朝一日可以成為經濟和金融強國......金正恩在這方面也同意我的看法,這是會發生的!」

特朗普「推特治國」已經成為美國總統的標籤,想好了就發推特已成為特朗普的標配。如今,特朗普又在推特上「忽悠」朝鮮,不知道朝鮮何時能成為經濟和金融強國,美國又如何幫助朝鮮成為經濟和金融強國。說得好聽點,這叫做「遠景」,說得難聽點,這就是「忽悠」。

「忽悠」不能治國,「忽悠」也不能解決國際爭端,解決朝鮮半島核危機的關鍵還是要靠談判,彼此妥協讓步,尤其是作為強國的美國,更要率先作出妥協。

如果說美朝在「棄核」問題上已經有了基本共識的話,那接下來的關鍵問題,就是要有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棄核」時間表。特朗普操之過急的根本原因,就是要謀求2021年連任總統,並擺脫國內醜聞對自己政途的不利影響。

因此,時間點很關鍵,一旦在第一個任內就徹底解決了前幾任總統都解決不了的朝鮮核問題,特朗普的聲望必然大漲,連任或許就是必然的事情,共和黨長期執政也就有了保障。可一旦朝鮮真的是「以拖待變」,特朗普卸任前也無法完成朝鮮「棄核」的使命,那特朗普的宿命可想而知。因此,特朗普帶着「忽悠的胡蘿蔔」和「真實的大棒」去新加坡赴約,這對金正恩來講,就是來者不善的「鴻門宴」。

難改中美較量格局

新加坡是個好地方,但談判氣氛不會輕鬆,畢竟特朗普不是文在寅,還講究民族感情,特朗普只想知道「棄」和「不棄」,能棄的話,要多長時間才能棄。如果朝鮮在美國認可的時間內不能棄核的話,特朗普就會換一種方式逼迫朝鮮在自己任內棄核。

可見,特朗普趕赴新加坡帶去的或是微笑,但也是典型的「笑裡藏刀」和威逼利誘,希望通過一次會晤就取得驚人的成果。相信特朗普也會提到解除制裁、經濟援助、建立外交關係,並將朝鮮剔除出「支恐」國家名單,但一切都要以朝鮮首先「棄核」為原則,而不是以對等公平為原則。

朝鮮在多個場合提到了「階段性棄核」的期許,這反映對一貫不講信用的美國政府的嚴重不信任。就算美國提出可以給朝鮮安全承諾,但朝鮮壓根就不可能相信。因此,在談判中,朝鮮一定要美國承諾對等做事,才能安心放心。但這就是一個死循環。要解開這個死循環,美國做出妥協讓步的餘地要大得多,因為朝鮮沒有退路。美國可以大度一些,畢竟還有中國、俄羅斯等國家可為朝鮮「棄核」承諾做擔保。

但也有可能新加坡談判或無果而終,不是特朗普不想談出個對自己有利的結果,而是美國國內的保守勢力不希望談出個結果,就算談出個妥協的結果,美國國內或許也不認。畢竟,朝核問題一旦和平解決後,美國將面臨一系列新的難題,聯合國軍是否解散,美韓聯合司令部是否撤銷,美國駐韓國軍事基地是否保留,「薩德」系統是否撤離,這些事情都事關美國的全球戰略,而不只是針對朝鮮。

如今,美國的國防部報告和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一再強調,「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對手」,遏制中國發展和崛起是美國越來越多保守派的最大共識。朝核問題的解決與否,不會改變美國對中國的敵視政策,或只能讓中美之間的較量從朝鮮半島轉移到其他地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