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藝粹 > 正文

姜培源:拷問繪畫的真正意義

2018-08-21
■姜培源在創作過程中拷問繪畫意義。■姜培源在創作過程中拷問繪畫意義。

文:你的作品有很多塗層組成,是什麼理念?

姜:這是塗層(layer),一層層往上添加,其中一個作品是塗層特夠明顯。其實我比較感興趣的是製作方法。所有的繪畫都是由後面的木框、支撐物、畫布組成,我們把顏料畫在畫布上,然後有支撐物掛在牆上,稱之為繪畫。而我可能會討論繪畫的定義,我把它拆解掉。所以當中的顏料我也是透過多塗層來製作的。我先做一些黑色的、綠色的、咖啡色的顏色,乾了以後全部變成碎片,然後重新再和白色顏料做在一起,再切割下來,做成一個顏料的皮,再把它掛到畫布和牆上。

文:那可以理解為你在思考繪畫是什麼吧,你有答案嗎?

姜:答案就是作品。所以我通過實踐和時間來思考。它不是追求答案的過程,而是我如何反饋,如何回應藝術系統和藝術史。我可能會討論繪畫和雕塑的界線。對我來說,特別重要的是材料、媒介和方法。其實我很多作品都不算繪畫,我不把它當成繪畫看。

文:這次展覽其中一件作品名為《Granite》,把像一塊布的丙烯顏料鋪在椅子上,談談當中的理念?

姜:作品還是一種顏料吧,也是繪畫,只不過拖到地面,和地面發生關係。我們可以把它當成桌布,就改變了我們觀看繪畫的一種方式。我覺得繪畫不應該高高在上,這是舊式的思維。像這個作品,只不過因為今天佈展,才這樣擺出來。我們不需要太抬高藝術,它跟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藝術家亦然。(那你希望達到什麼目的?)消除階級。藝術不應該有階級,我們總覺得藝術應該高高在上,掛在家裡顯示品味,所以我要打破它。

文:但如果有人買了你的作品,把它掛在牆上,不會違背了你的想法?

姜:不,我很開放。那是他對待屬於他的物件。但我是怎樣看待藝術是我的事情。這也包含了我們今天不同的人、族群、文化,如何看待他們所認識的作品。

文:希望觀眾怎樣看待你的作品?

姜:我隨他們。這個取決於他們本身是否有過藝術背景,看的東西很不一樣。如果沒有藝術背景,就覺得是垃圾。我覺得這是一種溝通吧。當代藝術應該是這樣,不需要讓所有人或一部分人來覺得它特別好。它可以很日常、隨意,如果受過藝術教育,看待方式自然不一樣。這也是我的作品需要思考的部分,它在今天會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和觀眾進行溝通,也特別有趣,也是當代藝術很重要的部分。

文:在英國讀書對你的創作有影響嗎?

姜:我在那裡讀大學和碩士,在那裡待了八年多。我覺得我對當代藝術的認識完全是在那兒接受教育所建立起來,這也是對我在今天的創作一個很重要的影響。(什麼樣的影響?)如何看待、思考藝術,包括價值觀、世界觀,都挺西方的。我在英國從不到二十歲待到不夠三十,這是形成我的價值觀很重要的時期,沒法替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