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聯辦開放日招待600教師 譚鐵牛向全港教師表達祝福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為表達中央及中聯辦對教育的重視,以及對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尊重,中聯辦昨日趁教師節前夕特別舉辦「公眾開放日‧教師專場」,這也是中聯辦首次設立專場,約600名香港教育工作者參與其中,場面熱鬧。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在開幕禮致辭中表示,希望透過活動與香港教育界朋友聯絡感情,加深交流,亦藉此機會表達對全港教師敬師日的祝福。■香港文匯報記者 柴婧、姜嘉軒
中聯辦繼今年4月舉辦了首個「公眾開放日」後,昨日迎來第二次「公眾開放日」,並設教師專場,邀請約600名香港教育工作者,包括教育機構、各類辦學團體、教育團體的負責人、中小幼校長及廣大前線教師等。
開放日參觀共分3場,包括上午一場和下午兩場。為體現教師的專業性,中聯辦作出特別安排,每場均設專題講座,包括譚鐵牛主講的《新一輪科技革命與香港創科發展的歷史機遇》(見另稿),以及邀請今年國家教學成果獎特別獎獲獎單位──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以題為《以教研為橋樑,提升教育品質──以上海數學改革為例》作分享。
代表王志民主任表熱烈歡迎
譚鐵牛在致辭時首先代表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和中聯辦全體同事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在今年4月份中聯辦首次公眾開放日活動中,1,600餘名香港市民來中聯辦參觀交流,增加了對中聯辦的了解。之後有市民朋友,包括一些教育界人士,也表達了想來參觀的願望,這讓中聯辦很受鼓舞,因此促成了教師專場活動的舉行。
勉兩地共譜教育輝煌篇章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譚鐵牛從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以及兩地教育事業發展的深厚淵源說起,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內地教育事業取得了歷史性進展。
他強調,「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在中國改革開放和教育發展的起步階段,邵逸夫、田家炳、王寬誠等香港社會各界對內地教育的大力支持,在四川大地震之後,香港社會各階層人士對災區重建特別是教育恢復重建提供了無私援助。」
近年來,香港與內地的教育交流合作不斷深入,姊妹學校計劃結對學校數超過千對,每年香港青少年學生赴內地交流超過10萬人次,有力促進了兩地教育交流合作。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全面推進,譚鐵牛指,未來香港教育將更多融入國家教育發展大局,共譜國家教育大發展的輝煌篇章,而「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他認為,香港的教育工作者有着愛國愛港的優良傳統,在教書育人、傳承文化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相信教育界人士一定會不負使命和責任,繼續關心、支持、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培養有國家觀念、香港情懷、世界視野的香港新一代,使愛國愛港光榮傳統薪火相傳,使「一國兩制」事業後繼有人,使每一位香港青少年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冀彼此聯絡感情加深交流
譚鐵牛又提到,過去受種種條件的限制,不少市民對中聯辦的日常履職和工作環境了解不多,覺得中聯辦有點神秘,而通過開放日,大家可以走進中聯辦,可以看到中聯辦辦史展覽和介紹短片,體驗中聯辦員工工作生活設施,品嘗廚師精心準備的點心,以及分享特別為教育界朋友們安排的專題講座等。
舉辦中聯辦公眾開放日教師專場活動,譚鐵牛認為是與香港教育界朋友聯絡感情、加深交流的重要契機,希望藉此表達中央及中聯辦對教育的關心,對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尊重,向全港教師送上敬師日的祝福。
他表示,中聯辦員工一定會繼續做香港特區的好市民、特區政府的好夥伴、廣大香港同胞的好朋友。
中聯辦還特別在官網推出「網上公眾開放日」,全景展示本次教師專場活動,歡迎巿民通過網上平台隨時「走進中聯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