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幅地放寬地積比及樓高限制 增建1.2萬伙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殷翔)特區政府早前計劃增加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的建屋密度,以增加1.2萬個公共房屋單位。土木工程拓展署上月底正式向城規會提出規劃許可申請,擬議放寬粉嶺北及古洞北新發展區內8幅公營房屋用地的地積比率及建築物高度限制,地積比率增加2%至20%,並把兩幅原為「道路」用途的細小土地,納入發展公營房屋及街市用途。有立法會議員表示支持,但城規會審批時一定要做足地區諮詢,確保交通、社福等配套設施足以應付新增人口。
古洞北、粉嶺北兩個新發展區預料將提供約6萬個房屋單位,容納逾17萬新增人口,其中60%為公營房屋,提供3.66萬個單位;40%為私營房屋,提供2.33萬個單位。
根據城規會文件,是次申請共涉及兩幅位於粉嶺北分區計劃大綱所涵蓋的範圍,及6幅住宅用地位於古洞北分區計劃大綱。土木工程拓展署分別申請將相關用地的地積比率增加至3.9至6不等,總樓面面積約161萬平方米,並放寬部分建築物高度限制5米至15米不等。
該署並申請將兩塊位於古洞北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內顯示為「道路」的土地,納入作發展公營房屋及街市用途。
土拓署指建議尊重公眾意見
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申請擬議放寬地積比率及建築物高度限制是要迅速回應迫切的房屋需求,而不會影響新發展區現時的推行落成計劃。當中,擬議放?將根據新發展區的基建承載力最新估算,最善用已規劃的基建設施,該署亦已根據擬議的發展參數進行有關的技術評估,確認不會對排水/排污、供水系統、交通、環境、景觀及空氣流通各方面造成負面影響。
該署並強調,涉及的公營房屋用地建議均經過仔細選址,當中擬議的發展參數亦遵從了「新界東北研究」的規劃和設計理念,以尊重該研究從公眾諮詢及參與活動中取得的公眾意見。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曾於今年3月表示,若相關申請獲城規會批准,公營房屋單位可增加1.2萬個至4.84萬個,公營房屋的比例會由原來的60%上調至約68%,而私營房屋數目則維持不變,繼續提供2.33萬個單位。
他並指,政府計劃於2019年上半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以進行前期及第一期工程和收地補償,涉及68公頃的私人土地,當中有500住戶需遷拆。
柯創盛:顯示政府承擔魄力
身兼多項與樓宇建築有關公職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柯創盛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放寬地積比及建築物高度限制可令區內增多1.2萬伙公營房屋,認為此舉顯示本屆特區政府有承擔、有魄力,急市民所急,亦是市民所樂見。但他強調,城規會審批時一定要做足地區諮詢,重點是要與民共議並多聆聽當區區議員意見,確保交通、社福等配套設施足以應付新增人口,政府亦應在完善配套設施方面,對相關政策「拆牆鬆綁」。
他續說,放寬地積比僅是一個中、短期增加房屋供應的方法,長遠而言還是要大規模拓地。他說:「剛結束的土地大辯論,其實當中各項拓地計劃均有可行之處,希望林鄭月娥有魄力盡快推行及落實。」他個人認為,開發郊野公園沒重大保育價值的3%邊陲地段及在不影響海洋生態的前提下填海造地,是較為可行的大規模拓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