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大學校長:港應抓科創機遇

2018-11-01
■張翔(左二)、段崇智(右二)、史維(左一)圍繞「創科新發展」進行討論環節。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張翔(左二)、段崇智(右二)、史維(左一)圍繞「創科新發展」進行討論環節。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詹漢基)為保持競爭力,不少國家及地區近年均積極推動創新科技,香港亦不敢怠慢,正加大力度支援相關發展。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科技大學三所研究型大學的校長昨出席公開論壇時,均對香港的科研前景抱有信心。中大校長段崇智認為,香港緊靠內地這個「後花園」,科研成果若多加利用內地的生產優勢,將大大提升科研水平;科大校長史維則形容現在的形勢對香港是「一世難得的機會」,需要好好把握。

「灼見名家周年論壇」第一節邀得港大校長張翔、中大校長段崇智及科大校長史維圍繞「創科新發展」進行討論。其中張翔提到最新的施政報告出台,自己甫上任即碰上政府大幅提升科研資助,正好讓大學有一展拳腳的機會,笑言是「趕上了好時候」。

不過,他認為即使投入了金錢,香港的科研投入比例始終遠遠低於韓國、日本及新加坡等地的平均水平,幸好本港大學的科研實力雄厚,特別是港大的基礎科研及醫學,該校下一步會重點發展健康科學、智慧城市等領域。

他坦言,如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讓每個人都能受惠,「讓城市變得Smart」,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但他對港大非常有信心。

張翔:「容許失敗」才能突破

張翔大讚「中國人是非常聰明的」,但最重要是鼓勵創新思維,大學與社會應存在「容許失敗」的觀念,師生自然能夠勇於嘗試,若故步自封,科研水平只會停滯不前。

段崇智:緊靠內地「後花園」

段崇智則提到,大學是一項知識產業(knowledge business),其特別之處在於能將知識凝聚起來,把「士農工商」、「琴棋書畫」放在一所大學裡面,會出現很特別的「化學作用」。他提出大學的創新科技應有「三部曲」,第一部是製造新知識、進行基礎研究;第二是轉化科技發明為實體;第三是製造產品,回饋社會。

他認為現時大學的首要任務是將基礎研究轉化為產品,笑言香港緊靠內地這個「後花園」,香港的科研成果若多加利用內地的生產優勢,將大大提升香港的科研水平。中大將致力把人工智能應用到醫療等不同方面,未來甚至計劃結合人臉辨識及言語分析去測試一個人的「可信度」(Trustworthiness)。

史維:把握「一世難得的機會」

談到香港的大學水平,另一名講者史維指「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兩邊都是對的」。他以英美的大學為例,認為大學需要因應大環境的需求而廣納賢才,正如美國的大學在過去一百年抓緊太空計劃的趨勢,而一躍成為世界的領先地位;而目前社會注重科創的大趨勢,對香港而言是「一世難得的機會」,需要好好把握。

就科大將於廣州建設分校,史維認為廣州有濃厚科研氛圍,「而一個更全面的合作夥伴」有助持續提高科大的科研水平。他指廣州分校不會再辦理學院、商學院等學位課程,而是以主題為定位,譬如開辦金融科技、機器人技術等的研究生課程,廣州分校與香港本部分工合作,相信能更快、更完整地教授相關知識與促進創新的步伐。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