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港台藝術家 林敬庭 許以璇共作版畫記錄愛情點滴

2018-11-16
■許以璇(左)和林敬庭通過「你一半我一半」的版畫遊戲了解彼此。 張岳悅 攝■許以璇(左)和林敬庭通過「你一半我一半」的版畫遊戲了解彼此。 張岳悅 攝

你一半我一半,是親密關係之間分享的喜悅,而對年輕版畫家林敬庭和許以璇來說,歷時兩年多之久的「你一半我一半」作品系列,既是異地戀情溝通的橋樑,也是創作靈感的啟發,不經意間也為觀眾幽默展示了兩地的文化差異。

兩人的聯展「七百一十五公里版畫旅行」由即日起至12月8日在Artify Gallery舉行,是次展出的木刻版畫,大部分由兩人於不同時空共同創作--即先由其中一人製作其中一半,再將版寄給對方完成。這種共同創作,是兩人增進了解的媒介,也是專屬兩人的浪漫與驚喜,展覽入口處擺放的、曾穿梭於兩地的郵包,便是他們兩年來共同創作的見證,「這次展覽好像公開了我們的愛情故事,也是一次大膽的決定。」他們說。

從生活細節窺探文化差異

小至飲食、大至城市景致,都是兩人的探索對象。最早創作的《你一半我一半.版畫機》,描繪了兩人日夜為伴的版畫機;《你一半我一半.木棉道》則是城市風景的對比。「由於兩地文化不同,看出來的風景也不一樣。創作對我們來說,好像互相出題,透過作品了解對方的世界。」兩人異口同聲說,而對觀眾來說,在觀賞的過程中猜猜哪一半出於哪位藝術家之手,也像一種溝通互動的遊戲。

其中一幅作品《你一半我一半.楊枝與甘露》,以港人至愛的楊枝甘露和合時生果為題。「剛探訪香港的時候,我覺得楊枝甘露很新奇,我在台灣吃到的芒果與柚子都是當季產的,分屬兩個時節的水果,怎麼會共同出現呢?」許以璇笑說。為了創作這幅作品,兩人做了很多資料蒐集,發現楊枝和甘露本是觀音菩薩手中的聖物,甜品以此命名,寓意味道可比天堂。版畫創作,成為兩人重新認識身邊事物的契機。

除了生活小節,版畫也記錄兩人同遊過的地方。《你一半我一半.佛拜佛》是香港天壇大佛與高雄佛光山的寫照,而個人作品《大澳》與《蘭嶼》系列,則記錄寧靜的兩岸小島。「我們將一起旅行的地方拼湊成連續風景,相同地點,我們卻是以不同的觀察角度詮釋。」許以璇說。而林敬庭透露,未來這種「你一半我一半」的遊戲還將繼續,而這種遊戲同樣在版畫圈掀起波瀾,「不少朋友都說想要嘗試這種遊戲,例如有一位澳門來的藝術家主動要和我共同創作,他畫澳門的葡撻,而我畫香港的蛋撻。之後我們也會在畫廊舉行工作坊,邀請公眾體驗一人一半的版畫創作。」

創作互相影響突破局限

林敬庭生於香港,2014年畢業於香港教育學院。因對版畫興趣濃厚,在學期間修畢視覺藝術中心藝術專修班及進修班(版畫)及於香港版畫工作室作暑期實習。畢業後創立後山美術社及聯合創辦「Marble, Print and Clay」,一直從事版畫教學及教育工作,也會邀請本地版畫藝術家到自己的工作室舉辦展覽,或者與畫家合作,將其作品變成為版畫。

許以璇生於台灣嘉義,2012年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由於對版畫的創作形式與媒材深感興趣,在學時期主修版畫。畢業後為了延續創作與學習,於苗栗彩田版畫工作室擔任老師及助教,從事版畫教學、協助工作室印畫與接案。三年後成立「蝸的時間」個人版畫工作室,持續教學與創作。她表示:「台灣近年發展了很多跟版畫相關的活動,我認識一些老師都是從日本或者西班牙留學回來,通過舉辦比賽和展覽使版畫藝術愈加活躍,同時台灣也有很多工作室和我一樣在做版畫創作和教學。」

原來兩人相識於台灣一位老師的工作室,曾在那裡共同學習水印木刻版畫,故今次作品均以水印木刻完成。而在此之前,林敬庭多做銅板版畫的木棉花,而許以璇則偏愛以油印木刻的小動物和植物為創作主題,兩人的合作都使彼此突破過往創作的局限,保留個人特色的同時,亦嘗試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兩人9月也曾結伴去西班牙參與知名版畫展「IMPACT 10」,受當地特色建築啟發,再以當地特有顏料創作別具意義的《你一半我一半.石頭修道院》,「他們的版畫技術和教學很專業,同時又很開放,會邀請不同的藝術家參觀自己的工作室,也讓我們看到版畫的更多可能。」林敬庭說。「我們的創作通常是印在紙上,而他們會嘗試很多不同的複合材料,將版畫當做一種創作媒介,運用多種形式去表現。」許以璇補充道。■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